咨询电话:0451-55577555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规范 >> 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摘自:龙房川
点击: 13477142次
发布时间:2010/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101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196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制订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在建筑热工科研和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地址: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1

主要符号

Ate--室外计算温度波幅

Ati--室内计算温度波幅

Aθi--内表面温度波幅

α--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B--地面吸热指数

b--材料层的热渗透系数

c--比热容

D--热惰性指标

Ddi--采暖期度日数

F--传热面积

H--蒸汽渗透阻

I--太阳辐射照度

K--传热系数

Pe--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Pi--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R--热阻

Ro--传热阻

Ro.min--最小传热阻

Ro.E--经济传热阻

Re--外表面换热阻

Ri--内表面换热阻

S--材料蓄热系数

te--室外计算温度

ti--室内计算温度

td--露点温度

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tsa--室外综合温度

[Δt]--室内空气与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

Ye--外表面蓄热系数

Yi--内表面蓄热系数

Z--采暖期天数

αe--外表面换热系数

αi--内表面换热系数

θ--表面温度,内部温度

θi.max--内表面最高温度

μ--材料蒸汽渗透系数

νo--衰减倍数

νi--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ξ0--延迟时间

ξi--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ρ0--材料干密度

φ--空气相对湿度

ω--材料湿度或含水率

[Δω]--保温材料重量湿度允许增量

λ--材料导热系数

第一章 总则

1.0.1条 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

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

1.0.3条 建筑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室外计算参数

2.0.1条 围护结构根据其热惰性指标D值分成四种类型,其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应按表2.0.1的规定取值。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表2.0.1

2.0.2条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te.max,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波幅值Ate,应按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te.max与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的差值确定。

注:全国主要城市的tete.max、和Ate值,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2.0.3条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取各地历年七月份最大直射辐射日总量和相应日期总辐射日总量的累年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确定东、南、西、北垂直面和水平面上逐时的太阳辐射照度及昼夜平均值。

注: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

第三章 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第一节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3.1.1条 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1.1的规定。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应按本规范附图8.1采用。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3.1.1

第二节 冬季保温设计要求

3.2.1条 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和向阳的地段。

3.2.2条 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宜减少外表面积,其平、立面的凹凸面不宜过多。

3.2.3条 居住建筑,在严寒地区不应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在寒冷地区不宜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公共建筑,在严寒地区出入口处应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在寒冷地区出入口处宜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

3.2.4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应减少窗户缝隙长度,并采取密闭措施。

3.2.5条 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3.2.6条 当有散热器、管道、壁龛等嵌入外墙时,该处外墙的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3.2.7条 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并采取保温措施。

3.2.8条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底层地面,在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应采取保温措施。

.2.9条 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

第三节 夏季防热设计要求

3.3.1条 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

3.3.2条 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日晒。

3.3.3条 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

3.3.4条 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3.3.5条 为防止潮霉季节湿空气在地面冷凝泛潮,居室、托幼园所等场所的地面下部宜采取保温措施或架空做法,地面面层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

第四节 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

3.4.1条 空调建筑或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和东、西向窗户。

3.4.2条 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4.3条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有两面相邻外墙的转角处和有伸缩缝处。

3.4.4条 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顶层;当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3.4.5条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空调房间的净高宜降低。

3.4.6条 空调建筑的外表面积宜减少,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3.4.7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当采用单层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30;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层玻璃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40

3.4.8条 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涂膜、各种固定式和活动式遮阳等有效的遮阳措施。

3.4.9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

3.4.10条 建筑物外部窗户的部分窗扇应能开启。当有频繁开启的外门时,应设置门斗或空气幕等防渗透措施。

3.4.11条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规定的要求。

3.4.12条 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

第四章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第一节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

4.1.1条 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其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Ro·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K/W);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高级居住建筑,医疗、托幼建筑,取20

t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2.0.1条的规定采用;

n--温差修正系数,应按表4.1.11采用;

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规范附录二附表2.2采用;

[Δ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应按表4.1.12采用。

温差修正系数n值 表4.1.41

4.1.2条 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或内侧复合轻质材料时,外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按式(4.1.1)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其附加值应按表4.1.2的规定采用。

轻质外墙最小传热阻的附加值(%) 表4.1.2

4.1.3条 处在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且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门诊部等公共建筑,当采用型和型围护结构时,应对其屋顶和东、西外墙进行夏季隔热验算。如按夏季隔热要求的传热阻大于按冬季保温要求的最小传热阻,应按夏季隔热要求采用。

第二节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4.2.1条 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

二、采用密度为500800kg/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

三、采用多孔粘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四、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

4.2.2条 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复合结构时,内外侧宜采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中间复合轻质保温材料。

二、采用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时,内外侧宜作水泥砂浆抹面层或其他重质材料饰面层

第三节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

4.3.1条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3.2条 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应按60%采用。

4.3.3条 围护结构中常见五种形式热桥(见图4.3.3)其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验算:

一、当肋宽与结构厚度比α/δ小于或等于1.5时,

二、当胁宽与结构厚度比αδ大于1.5时,

4.3.4条 单一材料外墙角处的内表面温度和内侧最小附加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3.5条 除第4.3.3条中常见五种形式热桥外,其他形式热桥的内表面温度应进行温度场验算。当其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应在热桥部位的外侧或内侧采取保温措施。

第四节 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4.4.1条 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按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如无上述机构提供的测定值时,可按表4.4.1采用。

窗户的传热系数 4.1.1

4.4.2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部窗户的保温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寒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4规定的级水平。

二、寒冷地区各朝向窗户,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北向窗户,宜达到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4.4.3条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严寒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35W/(㎡·K);寒冷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72W/(㎡·K)。

4.4.4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二、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级水平。

4.4.5条 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外墙传热阻达到按式(4.1.1)计算确定的最小传热阻时,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20;东、西向,不应大于0.25(单层窗)或0.30(双层窗);南向,不应大于0.35

二、当建筑设计上需要增大窗墙面积比或实际采用的外墙传热阻大于按式(4.1.1)计算确定的最小传热阻时,所采用的窗墙面积比和外墙传热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五的规定。

第五节 采暖建筑地面热工要求

4.5.1条 采暖建筑地面的热工性能,应根据地面的吸热指数B值,按表4.5.1的规定,划分成三个类别。

4.5.2条 不同类型采暖建筑对地面热工性能的要求,应符合表4.5.2的规定。

4.5.3条 严寒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当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应铺设保温层,其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

第五章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第一节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

5.1.1条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θi·max≤te.max      5.1.1

式中θ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

t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第二节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5.2.1条 围护结构的隔热可采用下列措施:

一、外表面做浅色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

二、设置通风间层,如通风屋顶、通风墙等。通风屋顶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m。间层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基层上面应有6cm左右的隔热层。夏季多风地区,檐口处宜采用兜风构造。

三、采用双排或三排孔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四、复合墙体的内侧宜采用厚度为10cm左右的砖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

五、设置带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当为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六、蓄水屋顶。水面宜有水浮莲等浮生植物或白色漂浮物。水深宜为1520cm

七、采用有土和无土植被屋顶,以及墙面垂直绿化等。

第六章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

第一节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6.1.1条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的平屋顶结构,以及保温层外侧有密实保护层的多层墙体结构,当内侧结构层为加气混凝土和砖等多孔材料时,应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6.1.2条 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6.1.3条 根据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

6.1.4条 冷凝计算界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6.1.5条 冷凝计算界面的位置,应取保温层与外侧密实材料层的交界处(见图6.1.5)。

6.1.6条 对于不设通风口的坡屋顶,其顶棚部分的蒸汽渗透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Ho.i>1.2(Pi-Pe)     (6.1.6)

式中Ho.i--顶棚部分的蒸汽渗透阻(·h·Pa/g)

PiPe--分别为室内和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6.1.7条 围护结构材料层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

Hδ/μ        (6.1.7)

式中H--材料层的蒸汽渗透阻(·h·Pa/g)

δ--材料层的厚度(m)

μ--材料的蒸汽渗透系数〔g/(m2 ·h·Pa)〕,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采用。

注:多层结构的蒸汽渗透阻应按各层蒸汽渗透阻之和确定。

封闭空气间层的蒸汽渗透阻取零。

某些薄片材料和涂层的蒸汽渗透阻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3采用。

第二节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6.2.1条 采用多层围护结构时,应将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密实材料布置在内侧,而将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布置在外侧。

6.2.2条 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围护结构,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须设置隔汽层时,应严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或采用预制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避免湿法施工和雨天施工,并保证隔汽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

6.2.3条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内侧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平屋顶结构,如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不需设隔汽层,则应确保屋面板及其接缝的密实性,达到所需的蒸汽渗透阻。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附录二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一)热阻的计算

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δ/λ       (附2.1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四附表4.1和表注的规定采用。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R1+R2+……+Rn      (附2.2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心砌块,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土空心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RoRi+R+Re       (2.4)

式中Ro--围护结构的传热阻(·K/W)

Ri--内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2采用;

Re--外表面换热阻(·K/W),应按本附录附表2.3采用;

R--围护结构热阻(·K/W)

5空气间层热阻的确定:

(1)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应按本附录附表2.4采用。

(2)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其热阻可不予考虑。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温度可取进气温度,表面换热系数可取12.0W/(·K)

(二)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的计算

1单一材料围护结构或单一材料层的D值应按下式计算:

DRS         (2.5)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

S--材料的蓄热系数[W/(·K)]

2多层围护结构的D值应按下式计算:

DD1+D2+……+DnR1S1+R2S2……+RnSn        (附2.6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的热阻(·K/W)

S1S2……Sn--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W/(·K)],空气间层的蓄热系数取S0

3如某层有两种以上材料组成,则应先按下式计算该层的平均导热系数:

(三)地面吸热指数B值的计算

地面吸热指数B值,应根据地面中影响吸热的界面位置,按下面几种情况计算:

1影响吸热的界面在最上一层内,即当:

2影响吸热的界面在第二层内,即当:

3影响吸热的界面在第二层以下,即按式(附2.11)求得的结果小于3.0,则影响吸热的界面位于第三层或更深处。这时,可仿照式(附2.12)求出B2,3B3,4等,然后按顺序依次求出B1,2值。这时,式中的K1,2值应根据B2,3/b1δ21 α1τ值按附表2.5查得。

(四)室外综合温度的计算

1室外综合温度各小时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sa--室外综合温度();

te--室外空气温度();

I--水平或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W/㎡);

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按本附录附表2.6采用;

αe--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W/(㎡·K)。

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

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应按下式计算:

(五)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的计算

1多层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应按下式计算:

2多层围护结构延迟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六)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及延迟时间的计算

1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应按下式计算:

ν 1=0.95 α1+Y1/α1                             (附2.19

2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七)表面蓄热系数的计算

1多层围护结构各层外表面蓄热系数应按下列规定由内到外逐层(见附图2.2)进行计算:

2多层围护结构外表面蓄热系数应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YeYn

3多层围护结构内表面蓄热系数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如果多层围护结构中的第一层(即紧接内表面的一层)D1≥1,则多层围护结构内表面蓄热系数应取第一层材料的蓄热系数,即YiS1

如果多层围护结构中最接近内表面的第m层,其Dm≥1,则取YmSm,然后从第m1层开始,由外向内逐层(层次排列见附图2.2)计算,直至第一层的Y1,即为所求的多层围护结构内表面蓄热系数。

如果多层围护结构中的每一层D值均小于1,则计算应从最后一层(第n层)开始,然后由外向内逐层计算,直至第一层的Y1,即为所求的多层围护结构内表面蓄热系数。

(八)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1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2通风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对于薄型面层(如混凝土薄板、大阶砖等)、厚型基层(如混凝土实心板、空心板等)、间层高度为20cm左右的通风屋顶,其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面层下表面温度最高值、平均值和波幅值应分别按下列三式计算:

2)间层综合温度(作为基层上表面的热作用)的平均值和波幅值应分别按下列二式计算:

3)在求得间层综合温度后,即可按本附录中(八)1.同样的方法计算基层内表面(即下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中,间层综合温度最高值出现时间取φtvc.sy13.5h

附录三 室外计算参数

附录三 室外计算参数

附录三 室外计算参数

附录三 室外计算参数

城市名称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 

平均值/t0      最高值/te·max     波幅值Ate    

九江    32.8    37.4    4.6

景德镇     31.6    37.2    5.6

福州    30.9    37.2    6.3

建阳    30.5    37.3    6.8

南平    30.8    37.4    6.6

永安    30.8    37.3    6.5

漳州    31.3    37.1    5.8

厦门    30.8    35.5    4.7

郑州    32.5    38.8    6.3

信阳    31.9    36.6    4.7

武汉    32.4    36.9    4.5

宜昌    32.0    38.2    6.2

黄石    33.0    37.9    4.9

长沙    32.7    37.9    5.2

藏江    30.4    36.3    5.9

岳阳    32.5    35.9    3.4

株洲    34.4    39.9    5.5

衡阳    32.8    38.3    5.5

广州    31.1    35.6    4.5

海口    30.7    36.3    5.6

附录三 室外计算参数

附录四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四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五 窗墙面积比与外墙允许最小传热阻的对应关系

附录六 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评价

(一)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性

围护结构保温的经济性可用其经济传热阻进行评价。

(二)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

围护结构(系指外墙和屋顶)的经济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三)围护结构保温层的经济热阻和经济厚度

围护结构保温层的经济热阻和经济厚度应分别按下列两式计算:

(四)不同材料、不同构造围护结构的经济性

不同材料、不同构造围护结构的经济性,可用其单位热阻造价进行比较,造价较低者较经济。单位热阻造价应按下式计算:

附录七 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八 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附图8.1 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本图上中国国界线系按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

附录九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浙江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杨善勤、胡璘、蒋鑑明、陈启高、王建瑚、王景云、周景德、沈韫元、初仁兴、许文发、李怀瑾、毛慰国、朱文鹏、张宝库、林其标、甘柽、陈庆丰、丁小中、李焕文、杜文英、白玉珍、王启欢、张廷全、韦延年、高伟俊

 

律师事务所 简介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http://www.55577555.com/)专业房地产律师,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个人等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 房地产开发纠纷、土地项目建设纠纷、建筑施工纠纷、设备安装采购、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出让,一手房二手房买卖、物业纠纷、抵押、租赁、拆迁、项目交易等相关法律服务。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二零零四年一月八日,是专业房地产律师事务所,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及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房产交易、项目交易等相关房地产法律服务。 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
1、拆迁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黑龙江专业的房地产律师事务所,在多年的土地拆迁法律工作中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资深的精英拆迁律师团队。 在这支拆迁律师团队中,至优至善的法律运作水准是我们专业的体现。作为全省最资深的拆迁律师团队,我们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拆迁调查,拆迁补偿标准计算,拆迁行为合法性方面的法律意见,以及在拆迁过程中的见证、代书、谈判、申请裁决、听证、申请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的代理服务。 一个由资深拆迁律师组成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秉承“坚信正义、坚守道义、坚持公义”的理念,将是您法律权益的最强捍卫者。
2、土地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性的土地房产律师事务所。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及多名优秀土地律师组成一个强大的土地律师团队。农用地、建设用地、非利用地等土地问题,是土地律师的专业领域。土地使用权纠纷,土地征收,土地转让,土地合同,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侵权,土地确权等各类疑难,复杂土地案件,都可以由我们专业的土地律师为你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土地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土地律师的舞台,而土地律师也将维护您的一切土地权益。
3、离婚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还特别组建了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离婚律师专门办理与婚姻关系相关的法律服务;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当事人真实意图,掌握当事人的“合”与“离”的精神实质与法律内涵,运用灵活的工作方法,为当事人圆满的解决问题。离婚律师涉及的具体业务范围包括婚前、婚内财产见证、提供法律咨询,进行解除婚姻关系利弊的分析、相关诉讼证据的调查、起草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调解、诉讼等。
4、工程合同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工程合同律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合同律师组成,工程合同律师工作数年来,先后代理了各类工程合同案件,其中,多位工程合同律师还担任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律理论功底深厚,诉讼及非诉代理经验丰富。工程合同律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投资方面进行法律论证,出具项目法律意见书、资信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工程合同律师长期从事合同法、民法、建筑法领域的研究与案件代理工作,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地质勘探合同、监理合同、审计合同、评估合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拆迁合同
    许多面临被拆迁的单位和个人在遇到拆迁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拆迁合同中最大化,但是很多老百姓对拆迁知识一无所知,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上网搜索与拆迁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虽然网上的拆迁合同版本五花八门,但涉及拆迁合同中的关键问题,确经常被一带而过。老百姓不能从网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在了解您需求的同时,可以为您量身打造一份优越的拆迁合同。
6、二手房合同
    随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攀升,二手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但是随着二手房交易量的增多,以前二手房合同中不常见的法律问题,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常规的二手房合同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资金监管、贷款、税费等问题,已经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常规的二手房合同不能紧跟政策调整的步伐,为不诚信的交易主体提供了毁约的机会,最终导致二手房合同无法履行。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二手房律师,将会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为您量身打造一份“零风险”的二手房合同。
7、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现为近百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各大企业经营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专业的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合同审核及起草、专项合同起草审核、专项事务法律论证和处理、出具律师函、规范法务工作流程及其他法律事务来推动和促进交易安全,防止和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如遇到不可避免的诉讼,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损失。同时,法律顾问还为公司的投资决策建言献策保驾护航。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团队将竭诚为各大企业提供最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版权所有: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126号 电话:0451-82538886 QQ:461000555
黑ICP备09033033号-1 投诉电话:5557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