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 140--2004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要求(规定)"或"应按……执行"。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要求(规定)"或"应按……执行"。
1 总 则
1.0.1 本条是制定本规程的目的、指导思想和条件。制定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地震破坏程度,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鉴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研究的起步比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晚,震害经验较少,技术难度也较大;本规程的科学依据,只是现有的震害防治经验、研究成果和设计经验,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规程的内容将会得到完善和提高。
1.0.2 本条规定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适用的设防烈度范围为6、7、8度地区。考虑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地震反应强烈,尚需进一步积累工程经验,故要求在设计中需针对不同的现浇后张预应力混疑土结构类型,对其抗震性能及措施,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分析等研究,并经过有关专家审查认可,在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后,也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此外,震害表明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拼装而成的装配式建筑,在地震中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节点设计不足,几乎未见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本身承载力不够,面引起结构总体破坏的现象。装配整体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及其节点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规定执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本章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有关术语、符号及其意义。
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3.1 地震作用及姑构抗震验算
3.1. 1-3.1. 4 预应力混凝上框架结构系指在所有框架梁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有时也在上层柱采用预应力混疑土柱的框架结构。预应力棍凝土板柱结构系指由水平构件为预应力混凝土扳和竖向构件为柱所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与框架或剪力墙可组合为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框架结构或板柱-剪力墙结构。本规程列入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框架结构是为了满足我国低抗震设防烈度区在多层建筑中采用板柱结构的需要。
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在弹性阶段阻尼比约为0.03:当出现裂缝后,在弹塑性阶段可取与钢筋混凝土相同的阻尼比0.0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滞回曲线的环带宽度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窄,能量消散能力较小,但其有较高的弹性性能,屈服后恢复能力较强,残余变形较小。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上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大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1-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研究表明,预应力混疑土结构的设计地震剪力应作适当提高。本规程第3.1.2条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板柱-框架结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取值规定,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规定取阻尼比为0.03确定的。设计地震分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附录A确定。
规程第3.1.2条所述的以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框架结构作为主要抗侧力体系,系指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超过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或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框架结构中仅设置有楼、电梯井及边梁,也应按本条取阻尼比为0.03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确定水平地震力。当仅在框架结构中采用几根预应力混凝土粱,以满足构件的挠度和裂缝要求;或在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或板柱-剪力墙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或框架的情况,该建筑结构仍应按阻尼比取0.05进行抗震设计。
度时对跨度大于24m屋架,长悬臂和其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主要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对大跨钢筋混凝土屋架的取值规定。对长悬臂和其他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场地类别为Ⅱ类以上的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提高约25%-30%。
.1.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主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并加入了预应力作用效应项,预应力作用效应也包括预加力产生的次弯矩、次剪力。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是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做出规定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层间位移角限值,仍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ll有关对钢筋混凝土相同的规定。控制层间位移角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的损坏和限制重力P-△效应。
3.1.7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的受剪承载力,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第11章有关条款进行计算时,其未计及预应力对提高构件受剪承载力的有利作用,即取预应力分项系数为0,是偏于安全的。
3.2 设计的一般规定
3.2. 1-3.2.4 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的多层及高层建筑,从安全和经济等方面考虑,对其适用高度应有限制;并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不同结构体系及不同高度,划分抗震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由于在高层建筑中主要在楼盖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故对建筑最大适用高度限值及抗震等级的划分仍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条款的规定。
表中的"框架"和"框架结构"有不同的含意,"框架结构"指纯框架结构,而"框架"则泛指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指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划分。
由于板柱节点存在不利于抗震的弱点,本规程除允许将板柱-框架结构用于抗震设防低烈度区的多层建筑外,规定在多、高层建筑中采用板柱结构时,应用范围原则上限于板柱-剪力墙结构。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规定,在该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故在这种结构体系中,带有一部分仅承受竖向荷载的板柱结构时,不作为板柱-剪力墙结构。
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房屋高度超过最大适用高度或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3.2.5~3.2.7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无粘结预应力筋适用于采用分散配筋的板类结构及楼盖的次粱,不得用于屋架下弦拉杆等主要受拉的承重构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亦不宜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这是由于无粘结藕应力筋的应力沿筋全长几乎保持等同,这样预应力钢材的非弹性性能亦即构件的能量消散不能得到充足发挥。当发生大的非弹性变形时,可能导致仅产生几条宽裂缝,从而削弱了构件的延性性能;此外,在反复荷载下难以准确预测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截面的极限受弯承载力。
当采用非预应力钢筋为主的混合配筋时,可消除上述疑虑。Hawkins和lahizuka对无粘结后张延性抗弯框架的研究认为、适量预应力对延性抗弯框架的抗震性能无不良影响。由于在混凝土中存在预压应力,减轻了节点刚度退化效应;预应力抑制了粱筋从节点拔出,减少了梁筋失稳破坏的可能性。所提建议为:基于粱的矩形截面面积,其平均预压应力不宜超过2.5N/mm2;非预应力钢筋拉力至少应达到非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筋总拉力的65%;
此外,框架粱端截面需配置足够数量的底筋。对于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地震区应用的条款是参考了上述理论及试验研究,以及国外相关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定而制定的。并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不得应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当设有剪力墙或筒体时,对抗震等级为二、三级的框架,其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5%时,允许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这比通常小于50%更为严格。
3.2.8 根据国内外的工程设计经验,对高层建筑常用结构类型楼盖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的抗震设计,从确保其传递剪力的横隔板作用等抗震性能方面做出了规定。
3. 2.9 在强烈地震产生的荷载作用下,若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或梁一跨破坏,可能引起多跨结构中其他各跨连续破坏。为避免发生这种连续破坏现象,根据国内外规范及工程经验做出本条设计规定。
3.2.10 将锚具布置在粱柱节点核心区域以外,可避免该区域在剪力作用所产生较大对角拉应力的情况下,再承受锚具引起的劈裂应力。在外节点,锚具宜设置在节点核心区之外的伸出凸端上。仅当有试验依据,或其他可靠的工程经验时.才可将锚具设置在节点区,此时,应在保持箍筋总量的前提下,处理好箍筋的布置问题。
3.3 材料及锚具
3.3.1 随着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及钢丝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必须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则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承载力可大幅度提高,或截面高度可以有效地减小。但是,对C6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及延性要求等国内外研究还不够多,故应用中应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
3.3.2 用于地震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锚具,其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静载锚固性能、抗地震的周期荷载性能的试验要求,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中对锚具锚固性能要求制定的。
4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门架
4.1 一般规定
4.1.1 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排架及门架等已得到较多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也较多,已具备编制规程的条件。预应力混凝土的其他结构型式,如巨型结构,带转换层结构等工程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尚处于积累阶段,故本规程未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4.1.2 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预应力筋的面积是由裂缝控制等级确定的,为了增加粱端截面延性,则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采用混合配筋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梁的强度储备。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临界截面的屈服先于柱截面产生塑性铰,呈现梁铰侧移机制是难以实现的;若确保在边节点处的粱端出现铰、柱端不出现铰,呈现混合侧移机制时结构仍是稳定的,这将
同时依靠梁铰和柱铰去耗散地震能量,其对柱端的截面延性亦有较高要求。为了确保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柱端的屈服,本规程第4.3.2条规定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边柱.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c分别按1、4、1、2取值。并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的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4.2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
4.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跨度一般较大,若截面高宽比过大容易引起梁侧向失稳,故有必要对梁截面高宽比提出要求。关于梁高跨比的限制,采用梁高在(1/12 1/22)lo之间比较经济。
4.2.2-4.2.3 在抗震设计中,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延性
要求,梁端塑性铰应具有满意的塑性转动能力。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梁端塑性铰区域混凝土截面受压区高度和受拉钢筋配筋率加以限制是最重要的。本条是参考国外规范及国内的设计经验做出具体规定的。本规程对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2.5%的限制,是以HRB400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进行折算得出的,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其限值可放松到3.O%。
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有利于改善裂缝和提高能量消散能力,可改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强度比λ的表达式为:
λ的选择需要全面考虑使用阶段和抗震性能两方面要求。从使用阶段看,λ大一些好;从抗震角度,λ不宜过大,这样可使弯矩-曲串滞回曲线的环带宽度、能量消散能力,在屈服后卸载时的恢复能力和残余变形均介于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曲线之间,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参考东南大学的试验研究成果,本规程要求对一级框架结构梁,λ不宜大于0.60,二、三级框架结构粱,λ不宜大于0.75;并对框架-剪力墙及框架-筒
体结构中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适当放宽了λ限值。
在预应力强度比λ限值下,设计裂缝控制等级宜尽量采用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而不是采用较严的裂缝控制等级。此外,宜将框架边跨粱端预应力筋的位置,尽可能整体下移,使粱端截面负弯矩承载力设计值不致于超强过多,并可使梁端预应力偏心引起的弯矩尽可能小,从而使框架梁内预应力筋在柱中引起的次弯矩较为有利。按上述考虑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可达到钢筋混凝土梁不能达到的跨度,且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及延性性能。
4.2.4 控制粱端截面的底面配筋面积A's和顶面配筋面积As的比值人A's/As,有利于满足粱端塑性铰区的廷性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在地震反复荷载作用下,底部钢筋可能承受较大的拉力。本规范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截面A's/As.面积比的具体限值的规定,是参考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粱的有关规定,经综合分析确定的。
4.2.5 分析研究和实测表明,T形截面受弯构件当翼缘位于受拉区时,参加工作的翼缘宽度较受压翼缘宽度小些,为了确保翼缘内纵向钢筋对框架梁端受弯承载力做出贡献,故做出不少于翼缘内部纵筋的75%应通过柱或锚固于柱内的规定。本条是借鉴新西兰《混凝土结构设计实用规范》NZS 3101做出规定的。
4.2.6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的最小直径等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50011有关条款的要求。本条对预应力混凝土大梁加腋区端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域,规定采用较密的箍筋,以改善受弯延性。
4.2.7 对扁梁截面尺寸的要求是根据国内外有关规范和资料提出的。跨高比过大,则扁梁体系太柔对抗震不利,研究表明该限值取25比较合适。
4.2.8 为避免或减小扭转的不利影响,对扁粱的结构布置和采用整体现浇楼盖的要求,以及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验算等,原则上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对钢筋混凝土扁梁的要求相一致,但采用预应力筋有利于节点抗剪,可按本规程提供的公式进行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粱柱节点的配筋构造要求、扁梁箍筋加密区长度满足抗扭钢筋延伸长度的规定等,是根据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所做试验研究及工程经验做出规定的。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收缩及温度作用下,在扁梁交角处板面出现裂缝,当板面顶层钢筋网间距不小于200mm时,需配置不少于φ8@l00的附加构造钢筋网片。
4. 2.9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边粱,要求其宽度不大于柱高,可避免其对垂直于该边粱方向的框架扁梁产生扭矩;当与此边粱相交的内部框架扁梁大于柱宽时,也将对该边梁产生扭矩,为消除此扭矩,对于框架边梁应采取有效的配筋构造措施.考虑其受扭的不利作用。
4.2.10 工程经验表明,由悬臂构件根部截面荷载效应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确定的纵向钢筋,在横向、竖向悬臂构件根部加强部位(指自根部算起1/4跨长,截面高度2h及500mm三者中的较大值)不得截断,且加强部位的箍筋应予以加密;为使悬臂构件受弯屈服限制在确定部位,本条规定了相应的配筋构造措施,使这些部位具有所需的廷性和耗能能力,且要求加强段钢筋的实际面积与计算面积的比值,不应大于相邻的一般部位。并从配筋构造
上要求在悬臂构件顶面和底面均配置抗弯的受力钢筋。
4.3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
4.3.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跨度较大,柱的截面尺寸亦较大,柱的净高Hco与截面高度h的比值Hco/h一般在4左右,此时剪跨比约为2。当主房框架与附房相连时,两层附房相当于一层主房框架,Hco/h将小于2.对剪跨比小于2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应进行特别设计。若柱无反弯点时,剪跨比可按Mcmax/(Vcho)进行计算,式中Mcmax为柱上下端截面组合弯矩计算结果的较大值;Vc为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
4.3.3 在抗震设计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柱也要求呈现大偏心受压的破坏状态,使具有一定的廷性。本条应用预应力等效荷载的概念,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偏压构件柱等效为承受预应力作用的非预应力偏心受压构件。在计算中将预应力作用按总有效预加力表示,由于将预应力考虑为外荷载,并乘以预应力分项系数1.2,故在公式中取1.2Nep为预应力作用引起的轴压力设计值。
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跨度很大时,为了适当控制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必要时方便地在节点区布置锚具;以及考虑孔道对节点核心区受剪截面的影响等因察,根据工程经验,本规程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板柱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加严,按比钢筋混疑土柱约低10%确定。
4.3.4 对于承受较大弯矩而轴向压力小的框架顶层边柱,可以按预应力混凝土粱设计,采用非对称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柱,弯矩较大截面的受拉一侧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合配筋,另一侧仅配普通钢筋,并应符合一定的配筋构造要求。东南大学的试验表明,非对称配筋大偏心受压预应力混凝土柱的耗能能力和延性都较好,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4.3.5-4.3.6 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柱在高配筋率下,容易发生粘结型剪切破坏,此时,增加箍筋的效果已不显著,故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量大配筋率限值做出了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柱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框架柱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规定及柱端加密区配箍要求。此外,对预应力混凝土纯框架结构要求柱的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4.3.7 试验结果表明,当混疑土处于双向局部受压时,其局压承载力高于单向局压承载力。在局部承压设计中,将框架柱中纵向受力主筋和横向箍筋兼作间接钢筋网片用是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经验提出的。
4.4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
4.4.1 由于预应力对节点的侧向约束作用,使节点混凝土处于双向受压状态,不仅可以提高节点的开裂荷载,也可提高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东南大学的试验资料表明,在节点破坏时仍能保持一定的预应力,在考虑反复荷载使有效预应力降低后,取预应力作用的承剪力Vp=0.4Nep,式中Nep为作用在节点核心区预应力筋的总有效预应力。鉴于我国对预应力作用的表达方式有时列为公式右端项,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上述Vp值将约为
0.5Nep。新西兰《混凝土结构设计实用规范》NZS 3101中,对预应力抗剪作用取值为0.7Nep。本规程也参考了上述规范的计算规定。
4.5 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结构
4.5.2 震害调查发现,平腹杆双肢柱及薄壁开孔预制腹板工形柱易发生剪切破坏,而整体浇筑的矩形、工字形截面柱震害轻微。此外,在柱子易出现塑性铰的区域,亦应使用矩形截面.且应从构造上予以加强。
4.5.3 24m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空旷房屋竖向地震作用明显,故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4.5.4 采用通长的折线预应力筋可避免在边节点处配置过密的普通钢筋,以方便施工,并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当采用分段直线预应力筋时,预应力筋的锚固端不应削弱节点核心区,故不允许将预应力筋直接锚固于节点核心区内。
4.5.5 预应力混凝土门架粱中塑性铰是有可能发生在加腋段以外区域的。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段应加密箍筋。
4.5.6-4.5.7 门架宜发生粱铰的破坏机制,然而实际上难以做到真正的"强柱弱粱",工程设计经验表明,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章节中框架粱、柱抗震设计方法,对门架构件内力进行调整之后进行截面设计,仍有可能在柱端发生柱铰。因此,凡是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段或可能发生剪切破坏区段均应加密箍筋。
5 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
5.1 设计的一般规定
5.1.2 根据我国地震区板柱结构设计、施工经验及震害调查结果,在8度设防地区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多层板柱结构,当增设剪力墙后,其吸收地震剪力效果显著。因此,规定板柱结构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时,原则上应采用抗侧力刚度较大的板柱-剪力墙结构。
考虑到在6度、7度抗震设防烈皮区建造多层板柱结构的需要,为了加强其抗震能力,本规程增加了板柱-框架结构,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做出了抗震应符合的规定。
5. 1.3 考虑到板柱节点是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当8度设防时,板柱节点宜采用托板或柱帽,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小于16倍柱纵筋直径是为了保证板柱节点的抗弯刚度。
5. 1.6 为了防止无柱帽板柱结构在柱边开裂以后发生楼板脱落,穿过柱截面的后张预应力筋及板底两个方向的非预应力钢筋的受拉承载力应满足本条的规定。"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压力"表示分项系数为1.2,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板自重和活荷载。
5.1.8 设置边粱的目的是为加强板柱结构边柱的受冲切承载力及增加整个楼板的抗扭能力。边粱可以做成暗梁形式,但其构造仍应满足抗扭要求。
5.2 计算要求
5.2.1-5.2.4 扳柱体系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和升板结构在使用状态下是相似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CBJ 130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规定的方法进行。本节这几条主要是根据上述规范的有关规定编写的。
5. 2. 6- 5. 2. 8 本条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92的有关条款做出规定的,其目的是强调在柱上板带上设置暗梁,以及为了有效地传递不平衡弯矩,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计算要求,板柱结构的节点连接构造亦十分重要,设计中应给与充分重视。
5. 2. 10 为了推迟板柱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出现塑性铰,故规定对该部位柱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以提高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5. 2. 11 本条指的是未设置或未有效设置剪力墙或垂直支撑的板柱结构。这类结构的柱子既是横向抗测力构件,又是纵向抗测力构件,在实际地震动作用下,大部分属于双向偏心受压构件,容易发生对角破坏。故本条规定这类结构柱子的截面设计应该考虑地震作用的正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