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 2
4.7.8 密封材料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粘结基层的干燥程度以及接缝的尺寸,接缝内部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2 热灌法施工应自下向上进行并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采用斜槎;密封材料熬制及浇灌温度,应按有关材料要求严格控制;
3 冷嵌法施工应分次将密封材料嵌填在缝内,压嵌密实并与缝壁粘结牢固,防止裹人空气。接头应采用斜槎;
4 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嵌填背村材料,外露密封材料上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得小于100mm。
4.7.9 防水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的施工质量检验应按全数检查。
主控项目
4.7.10 细部构造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抽样试验报告。
4.7.11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作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7.12 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7.13 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7.14 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密封材料应嵌境严密、粘结牢固,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
5.1 锚喷支护
5.1.1 本节适用于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以及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
5.1.2 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2 细骨料:采用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使用时的含水率直为5%~7%;
3 粗骨料: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活性二氧化硅石料;
4 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速凝剂:初凝时间不应超过smin,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0min。
5.1.3 混合料应搅拌均匀并符合下列规定:
1 配合比;水泥与砂石质量比直为1:4~4.5,砂率宜为45%~55%,水灰比不得大于0.45,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水泥和速凝剂±2%,砂石±3%;
3 运输和存放中严防受潮,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5.1.4 在有水的岩面上喷射混凝土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潮湿岩面增加速凝剂掺量;
2 表面渗、滴水采用导水盲管或盲沟排水;
3 集中漏水采用注浆堵水。
5.1.5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5.1.6 喷射混凝土试件制作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压强度试件: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拱和墙各取一组;车站各取两组。
2 抗渗试件:区间结构每40延术取一组;车站每20延米取一组。
5.1.7 锚杆应进行抗拔试验。同一批锚杯每100根应取一组试件,每组3根,不足100根也取3根。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且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最低值不应小于设计锚固力的90%。
5.1.8 锚喷支护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检查1处,车站每10延术检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5.1.9 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及钢筋网、锚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5.1.10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压力及锚杆抗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和锚杆抗拔力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5.1.11 喷层与围岩及喷层之间应粘结紧密,不得有空鼓现象。
检验方法:用锤击法检查。
5.1.12 喷层厚度有60%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检验方法:用针探或钻孔检查。
5.1.13 喷射混凝土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1.14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30mm,且矢弦比不得大于1/6。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5.2地下连续墙
5.2.1 本节适用于地下工程的主体结构、支护结构以及遂道工程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
5.2.2地下连续墙应采用掺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不得少于370kg/m3,采用碎石时不得少于400kg/m3,坍落度宜为180~220mm。
5.2.3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混凝土应按每一个单元槽段留一组抗压强度试件,每五个单元槽段留置一组抗渗试件。
5.2.4地下连续墙墙体内侧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或塑料板防水层时,应分别按本规范第4.2节、第4.3节、第4.4节和第4.5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5.2.5单元槽段接头不宜设在拐角处;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内外墙接头宜相互错开。
5.2.6 地下连续墙与内衬结构连接处,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做特殊防水处理。
5.2.7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连续墙每10个槽段抽查1处,每处为1个槽段,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5.2.8 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其他防水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5.2.9 地下连续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5.2.10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缝以及墙体与内衬结构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2.11 地下连续墙墙面的露筋部分应小于1%墙面面积,且不得有露石和夹泥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12 地下连续墙墙体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临时支护墙体为50mm,单一或复合墙体为3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5.3 复合式衬砌
5.3.1本节适用于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中间设置防水层和缓冲排水层的隧道工程复合式衬砌。
5.3.2 初期支护的线流漏水或大面积渗水,应在防水层和缓冲排水层铺设之前进行封堵或引排。
5.3.3 防水层和缓冲排水层铺设与内衬混凝土的施工距离均不应小于5m。
5.3.4 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墙体宜为100~150nun,拱部直为160~210 mm;
2 振捣不得直接触及防水层;
3 混凝土浇筑至墙拱交界处,应间隙l~1.5h后方可继续浇筑;
4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模。
5.3.5 复合式衬砌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检查1处,车站每10延米检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5.3.6塑料防水板、土工复合材料和内衬混凝土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5.3.7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5.3.8 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作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5.3.9 二次衬砌混凝土渗漏水量应控制在设计防水等级要求范围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渗漏水量测。
5.3.10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4 质构法隧道
5.4.1 本节适用于在软土和软岩中采用盾构掘进和拼装钢筋混凝土管片方法修建的区间隧道结构。
5.4.2 不同防水等级盾构隧道衬砌防水措施应按表5.4.2选用。
5.4.3 钢筋混凝土管片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表面应平整,无缺棱、掉角、麻面和露筋;
3 单块管片制作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表5.4.2 盾构隧道衬砌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 高精度管片 接缝防水 混凝土或其他内衬 外防水涂层
弹性密封垫 嵌缝 注入密封剂 螺孔密封圈
防水等级 1级 必选 必选 应选 宜选 必选 宜选 宜选
2级 必选 必选 宜选 宜选 应选 局部宜选 部分区段宜选
3级 应选 应选 宜选 宜选 部分区段宜选
4级 宜选 宜选 宜选
表5.4.3 单块管片制作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宽度 ±1.0
弧长、弦长 ±1.0
厚度 +3,-1
5.4.4 钢筋混凝土管片同一配合比每生产5环应制作抗压强度试件一组,每10环制作抗渗试件一组;管片每生产两环应抽查一块做检漏测试,检验方法按设计抗渗压力保持时间不小于2h,渗水深度不超过管片厚度的l/5为合格。若检验管片中有25%不合格时,应按当天生产管片逐块检漏。
5.4.5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片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至工地,拼装前应编号并进行防水处理;
2 管片拼装顺序应先就位底部管片,然后自下而上左右交叉安装,每环相邻管片应均布摆匀并控制环面平整度和封口尺寸,最后插入封顶管片成环;
3 管片拼装后螺栓应拧紧,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穿进。
5.4.6 钢筋混凝土管片接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片至少应设置一道密封垫沟槽,粘贴密封垫前应将槽内清理干净;
2 密封垫应粘贴牢固,平整、严密,位置正确,不得有起鼓、超长和缺口现象;
3 管片拼装前应逐块对粘贴的密封垫进行检查,拼装时不得损坏密封垫。有嵌缝防水要求的,应在隧道基本稳定后进行;
4 管片拼装接缝连接螺栓孔之间应按设计加设螺孔密封圈。必耍时,螺栓孔与螺栓间应采取封堵措施。
5.4.7 盾构法隧道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每连续20环抽查1处,每处为一环,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5.4.8 盾构法隧道采用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5.4.9 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和单块管片检漏测试报告。
一般项目
5.4.10 隧道的渗漏水量应控制在设计的防水等级要求范围内。衬砌接缝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渗漏水量测。
5.4.11 管片拼装接缝防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4.12 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穿进并拧紧,衬砌内表面的外露铁件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 排水工程
6.1 渗排水、富沟排水
6.1.1 渗排水、盲沟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
6.1.2 渗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渗排水层用砂、石应洁净,不得有杂质;
2 粗砂过滤层总厚度直为3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用厚度为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
3 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m,并与集水并相通;
4 工程底板与渗排水层之间应做隔浆层,建筑周围的渗排水层项面应做散水坡。
6.1.3 盲沟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盲沟成型尺寸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盲沟用砂、石应洁净,不得有杂质;
3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组成和层次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盲沟在转弯处和高低处应设置检查井,出水口处应设置滤水蓖子。
6.1.4 渗排水、盲沟排水应在地基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6.1.5 盲沟反滤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石粒径 滤水层(贴天然土):塑性指数Ip≤3(砂性土)时,采用0.1~2mm粒径砂子; Ip> 3 (粘性土)时,采用2~5mm粒径砂子。渗水层:塑性指数Ip<3(砂性土)时,采用1~7mm粒径卵石; lp>3(粘性土)时,采用5~10mm粒径卵石。
2 砂石含泥量不得大于2%。
6.1.6 集水管应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普通硬塑料管和加筋软管式透水盲管。
6.1.7 渗排水、盲沟排水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6.1.8 反滤层的砂、名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
6.1.9 集水管的埋设深度及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一般项目
6.1.10 渗排水层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1.11 渗排水层的铺设应分层、铺平、拍实。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1.12 盲沟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2 隧道、坑道排水
6.2.1 本节适用于贴壁式、复合式、离壁式衬砌构造的隧道或坑道排水。
6.2.2 隧道或坑道内的排水泵站(房)设置,主排水泵站和辅助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规定。
6.2.3 主排水泵站、辅助排水泵站和污水泵房的废水及污水,应分别排入城市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的排放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4 排水盲管应采用无砂混凝土集水管;导水盲管应采用外包土工布与螺旋钢丝构成的软式透水管。盲沟应设反滤层,其所用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6.1.5 条的规定。
6.2.5 复合式衬砌的缓冲排水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工织物的搭接应在水平铺设的场合采用缝合法或胶结法,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
2 初期支护基面清理后即用暗针圈将土工织物固定在初期支护上;
3 采用土工复合材料时,土工织物面应为迎水面,涂膜面应与后浇混凝土相接触;
6.2.6 隧道、坑道排水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10%抽查,其中按两轴线间或10延米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6.2.7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8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砂、石试验报告。
6.2.9 土工复合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6.2.10 隧道纵向集水盲管和排水明沟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6.2.11 隧道导水盲管和横向排水管的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6.2.12 中心排水直沟的断面尺寸、集水管埋设及检查井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6.2.13 复合式衬砌的缓冲排水层应铺设平整、均匀、连续,不得有扭曲、折皱和重叠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注浆工程
7.1 预注浆、后注浆
7.1.1 本节适用于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地段或软弱地层采用的预注浆,以及工程开挖后处理围岩渗漏、回填衬砌壁后空隙采用的后注浆。
7.1.2 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较好的可注性;
2 具有固结收缩小,良好的粘结性、抗渗性、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
3 无毒并对环境污染小;
4 注浆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7.1.3 在砂卵石层中宜采用渗透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粘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7.1.4 注浆浆液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粘土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
2 壁后回填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掺有石灰、粘土、粉煤灰等水泥浆液;
3 注浆浆液配合比应经现场试验确定。
7.1.5 注浆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工程地质、注浆目的等控制注浆压力;
2 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充填注浆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3 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地面注浆结束后注浆孔应封填密实;
4 注浆范围和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很近时,应加强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埋设物的现场监控;
5 注浆点距离饮用水源或公共水域较近时,注浆施工如有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1.6 注浆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注浆加固或堵漏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7.1.7 配制浆液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试验报告。
7.1.8 注浆效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采用钻孔取芯、压水(或空气)等方法检查。
一般项目
7.1.9 注浆孔的数量、布置间距、钻孔深度及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10 注浆各阶段的控制压力和进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11 注浆时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和超出有效注浆范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1.12 注浆对地面产生的沉降量不得超过30mm,地面的隆起不得超过20mm。
检验方法:用水堆仪测量。
7.2 衬砌裂缝注浆
7.2.1 本节适用于衬砌裂缝渗漏水采用的堵水注浆处理。裂缝注浆应待衬砌结构基本稳定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7.2.2 防水混凝土结构出现宽度小于2mm的裂缝应选用化学注浆,注浆材料宜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浆液;宽度大于2mm的混凝土裂缝要考虑注浆的补强效果,注浆材料宜采用超细水泥、改性水泥浆液或特殊化学浆液。
7.2.3 裂缝注浆所选用水泥的细度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表7.2.3 裂缝注浆水泥的细度
项目 普通硅酸盐水泥 磨细水泥 湿磨细水泥
平均粒径(D50) 20~25 8 6
比表面(㎝2/g) 3250 6300 8200
7.2.4 衬砌裂缝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浅裂缝应骑槽粘理注浆嘴,必要时沿缝开凿"V"矿槽并用水泥砂浆封缝;
2 深裂缝应骑缝钻孔或斜向钻孔至裂缝深部,孔内埋设注浆管,间距应根据裂缝宽度而定,但每条裂缝至少有一个进浆孔和一个排气孔;
3 注浆嘴及注浆管应设于裂缝的交叉处、较宽处及贯穿处等部位。对封缝的密封效果应进行检查;
4 采用低压低速注浆,化学注浆压力直为0.2~0.4MPa,水泥浆灌浆压力宜为0.4~0.8MPa;
5 注浆后待维内浆液初凝而不外流时,方可拆下注浆嘴并进行封口抹平。
7.2.5 衬砌裂缝注浆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裂缝条数的10%抽查,每条裂缝为1处,且不得少于3处。
主控项目
7.2.6 注浆材料及其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试验报告。
7.2.7 注浆效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渗漏水量测,必要时采用钻孔取芯、压水(或空气)等方法检查。
一股项目
7.2.8 钻孔埋管的孔径和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2.9 注浆的控制压力和进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 子分部工程验收
8.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按工序或分项进行验物构成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应符合本规范相应质量标准
8.0.2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文件和记录应按表8.0.2的要求进行。
表8.0.2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的文件和记录
序 号 项目 文件和记录
1 防水设计 设计图及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材料代用核定单
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3 技术交底 施工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4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试验报告
5 中间检查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施工检验记录
6 施工日志 逐日施工情况
7 混凝土、砂浆 试配及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8 施工单位资质证明 资质复印证件
9 工程检验记录 抽样质量检验及观察检查
10 其他技术资料 事故处理报告、技术总结
8.0.3 地下防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卷材、涂料防水层的基层;
2 防水混凝土结构和防水层被掩盖的部位;
3 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构造的做法;
4 管道设备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位;
5 渗排水层、盲沟和坑槽;
6 衬砌前围岩渗漏水处理;
7 基坑的超挖和回填。
8.0.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
1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防水混凝土应密实,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裂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密实、平整、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卷材接缝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防水层不得有损伤、空鼓、皱折等缺陷;
5 涂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皮、流淌、鼓泡、露胎、皱折等缺陷;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塑料板防水层应铺设牢固、平整,搭接焊缝严密,不得有焊穿、下垂、绷紧现象;
7 金属板防水层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针状气孔等缺陷;保护涂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8 变形缝、施工缝、后绕带、穿墙管道等防水构适应符合设计要求。
8.0.5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
1 内村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孔洞、露筋、蜂窝等缺陷;
2 盾构法隧道衬砌自防水、衬砌外防水涂层、衬砌接缝防水和内村结构防水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锚喷支护、地下连续墙、复合式衬砌等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8.0.6 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
1 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畅通;
2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含泥量和层次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排水沟断面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0.7 注浆工程的质量要求:
1 注浆孔的间距、深度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注浆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地表沉降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8.0.8 检查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0.1条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的规定。
8.0.9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后,应填写于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随同工程验收的文件和记录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存档。
附录A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的质量指标
A.0.1 防水卷材和胶粘剂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1-1的要求。
表A.0.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聚酯毡胎体卷材 玻纤毡胎体卷材 聚乙烯膜胎体卷材
拉 伸性 能 拉力 (N/50㎜) ≥800 (纵横向) ≥500(纵向) ≥300(横向) ≥140(纵向) ≥120(横向)
最大拉力时 延伸率(%) ≥40 (纵横向) ≥250(纵横向)
低温柔度(℃) ≤-15
3㎜厚R,r=15mm;4mm厚,r=25mm;3s,弯180o,无裂纹
不透水性 压力0.3Mpa,保持时间30min,不透水
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1-2的要求.
表A.0.1-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硫化橡胶类 非硫化橡胶类 合成树脂类 纤维胎增强类
JL1 JL2 JF3 JS1
拉伸强度(Mpa) ≥8 ≥7 ≥5 ≥8 ≥8
断裂伸长率(%) ≥450 ≥400 ≥200 ≥200 ≥10
低温弯折性 -45 -40 -20 -20 -20
不透水性 压力0.3Mpa,保持时间30min,不透水
3.胶粘剂的质量应符合表A.0.1-3的要求
表A.0.1-3胶粘剂质量要求
项目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合成高分子卷材
粘结剥离强度(N/10mm) ≥8 ≥15
浸水168H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 - ≥70
A.0.2 防水涂料和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2-1的要求
1.有机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2-1的要求
表A.0.2-1 有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
涂料种类 可操作时间(min)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抗渗性(Mpa) 浸水168H后断裂伸长率(%) 浸水168h后拉伸强度(Mpa) 耐水性(%) 表干(h) 实干(h)
涂膜(30min) 砂浆迎水面 砂浆背水面
反应型 ≥20 ≥0.3 ≥0.3 ≥0.6 ≥0.2 ≥300 ≥1.65 ≥80 ≤8 ≤12
水乳型 ≥50 ≥0.2 ≥0.3 ≥0.6 ≥0.2 ≥350 ≥0.5 ≥80 ≤4 ≤24
聚合物水泥 ≥30 ≥0.6 ≥0.3 ≥0.8 ≥0.6 ≥80 ≥1.5 ≥80 ≤4 ≤12
注:耐水性是指在浸水168h后材料的粘结强度及砂浆抗渗性的保持率.
2.无机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2-2的要求.
表A.0.2-2 无机防水涂料物理性能
涂料种类 抗折强度 (MP a) 粘结强度 (MP a) 抗渗性 (MP a) 冻融循环
水泥基防水涂料 >4 >1.0 >0.8 >D50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 ≥1.0 >0.8 >D50
? 3.胎体增强材料质量应符合表A.0.2-3的要求
表A.0.2-3 胎体增强材料质量要求
项目 聚酯无纺布 化纤无纺布 玻纤网布
外观 均匀无团状,平整无折皱
拉力(宽50mm) 纵向(N) ≥150 ≥45 ≥90
横向(N) ≥100 ≥35 ≥50
延伸率 纵向(N) ≥10 ≥20 ≥3
横向(N) ≥20 ≥25 ≥3
A.0.3塑料板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3的要求
表A.0.3塑料板主要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EVA ECB PVC PE
拉伸强度(Mpa)≥ 15 10 10 10
断裂延伸率(%)≥ 500 450 200 400
不透水性24h(Mpa)≥ 0.2 0.2 0.2 0.2
低温弯折性(℃)≤ -35 -35 -20 -35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2.0 2.5 2.0 2.0
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CB-乙烯共聚物沥青;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
A.0.4高分子材料止水带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止水带的尺寸公差符合表A.0.4的要求。
表A.0.4-1止水带尺寸
止水带公称尺寸 极限偏差
厚度B 4~6mm +1,0
7~10mm +1.3,0
11~20mm +2,0
宽度L,% ±3
2.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2的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4处。
3.止水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4-2的要求。
表A.0.4-2止水带物理性能
项 目 性能要求
B型 S型 J型
硬度(邵尔A,度) 60±5 60±5 60±5
拉伸强度(Mpa)≥ 15 12 10
扯断伸长率(%)≥ 380 380 300
压缩永久变形 70℃×24h,% ≤ 35 35 35
23℃×168h,% ≤ 20 20 20
撕裂强度(kN/m)≥ 30 25 25
脆性温度(℃)≤ -45 -40 -40
热空气老化 70℃×168h 硬度变化(邵尔A,度)9 +8 +8 -
拉伸强度(Mpa)≥ 12 10 -
扯断伸长率(%)≥ 300 300 -
100℃×168h 硬度变化(邵尔A,度)9 - - +8
拉伸强度(Mpa)≥ - - 9
扯断伸长率(%)≥ - - 250
臭氧老化50PPhm;20%,48h 2级 2级 0级
橡胶与金属粘合 断面在弹性体内
注:1. B型适用于变形缝用止水带;S型适用于施工缝用止水带;J型适用于有特殊耐老化要求的接缝用止水带。
2.橡胶与金属粘合项仅适用于具有钢边的止水带。
A.O.5 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5的要求。
表A.0.5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的物理性能
项 目 性能要求
PN-150 PN-220 PN-330
体积膨胀倍率(%) ≥150 ≥220 ≥300
高温流淌性(80℃×5h) 无流淌 无流淌 无流淌
低温试验(-20℃×2h) 无脆裂 无脆裂 无脆裂
注:体积膨胀倍率=膨胀后的体积×100%
膨胀前的体积
2 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当不符合时,应采取表面涂缓膨胀剂措施。
A.0.6 接缝密封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6的要求。
表A.0.6-1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物理性能
项 目 性能要求
Ⅰ类 Ⅱ类
耐热 度 温度(℃) 70 80
下垂直(mm) ≤4.0
低温柔性 温度(℃) -20 -10
粘结状态 无裂纹和剥离现象
拉伸粘结性(%) ≥125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 ≥125
挥发性(%) ≤2.8
施工度(mm) ≥22.0 ≥20.0
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按耐热度和低温柔性分为I类和Ⅱ类。
2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6-2的要求
表A.0.6-2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弹性体密封材料 塑性体密封材料
拉伸粘结性 拉伸强度(Mpa) ≥0.2 ≥0.02
延伸率(%) ≥200 ≥250
柔性(℃) -30,无裂纹 -20,无裂纹
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拉伸-压缩率(%) ≥±20 ≥±10
粘结和内聚破坏面积(%) ≤25
A.O.7 管片接缝密封势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弹性橡胶密封势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7-1的要求。
表A.0.7-1 弹性橡胶密封垫材料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氯丁橡胶 三元乙丙胶
硬度(邵尔A,度) 45±5~60±5 55±5~70±5
伸长度(%) ≥350 ≥330
拉伸强度(Mpa) ≥10.5 ≥9.5
热空气老化(℃) (70℃*96h) 硬度变化值 (邵尔A,度) ≤+8 ≤+6
拉伸强度变化率(%) ≥-20 ≥-15
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30 ≥-30
压缩永久变形(70℃*24h)(%) ≤35 ≤28
防霉等级 达到与优于2级 达到与优于2级
注:以上指标均为成品切片测试的数据,若只能以胶料制成试样测试,则其力学性能数据应达到本标准的120%。
2 遇水膨胀密封垫胶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7-2的要求
表A.0.7-2 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胶料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PZ~150 PZ~250 PZ~400 PZ~600
硬度(邵尔A,度) 42±7 42±7 45±7 48±7
拉伸强度 (Mpa)≥ 3.5 3.5 3 3
扯断伸长率(%)≥ 450 450 350 350
体积膨胀倍率(%)≥ 150 250 400 600
反复浸水试验 拉伸强度 (Mpa)≥ 3 3 2 2
扯断伸长率(%)≥ 350 350 250 250
体积膨胀倍率(%)≥ 150 250 300 500
低温弯折 (-20℃*2h) 无裂纹 无裂纹 无裂纹 无裂纹
防霉等级 达到与优于2级
注:1 成品切片测试应达到本标准的80%
2 接头部位的拉伸强度指标不得低于本标准的50%。
A.0.8 排水用土工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A0.8的要求
表A.0.8 排水层材料主要热物理性能
项目 性能要求
聚丙烯无纺布 聚酯无纺布
单位面积质量(g/m2) ≥280 ≥280
纵向拉伸强度(N/50mm) ≥900 ≥700
横向拉伸强度(N/50mm) ≥950 ≥840
纵向伸长率(%) ≥110 ≥100
横向伸长率(%) ≥120 ≥105
顶破强度(kN) ≥1.11 ≥0.95
渗透系数(cm/s) ≥5.5*10-2 ≥4.2*10-2
附录C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调查与量测方法
C.0.1 渗漏水调查
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地下工程"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2 房屋建筑地下室只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
3 全埋设于地下的结构(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军事地下库等),除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外,背水的顶板(拱顶)系重点调查目标。
4 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道以及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隧道渗漏水调查的重点为上半环。
5 施工单位必须在"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上详细标示:
1)在工程自检时发现的裂缝,并标明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现象;
2)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3)防水等级标准容许的渗漏水现象位置。
6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时,经检查、核对标示好的"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必须纳入竣工验收资料。
C.0.2 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可按表C.0.2选用。
表C..0.2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
术语 定义 标识符号
湿渍 地下混凝土结构背水面,呈现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 #
渗水 水从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内表面渗出,在背水的墙壁上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 ○
水珠 悬垂在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拱顶)的水珠,其滴落间隔时间超过1min称水珠现象 ◇
滴漏 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拱顶)渗漏水的滴落速度,每min至少1滴称为滴漏现象 ▽
线漏 指渗漏成线或喷水状态 ↓
C.0.3当被验收的地下工程有结露现象时,不宜进行渗漏水检测。
C.0.4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检测
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对"湿渍面积"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比例作了规定。按防水等级2级设防的房屋建筑地下室,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1处.
2 湿渍的现象:湿渍主要是由混凝土密实度差异造成毛细现象或由混凝土容许裂缝(宽度小于0.2mm)产生,在混凝土表面肉眼可见的"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一般在人工通风条件下可消失,即蒸发量大于渗入量的状态.
3 湿渍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于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检查时,要用粉笔构划出湿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4 渗水的现象:渗水是由于混凝土密实度差异或混凝土有害裂缝(宽度大于0.2mm)而产生的地下水连续渗入混凝土结构,在背水的混凝土墙壁表面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在加强人工通风的条件下也不会消失,即渗入量大于蒸发量的状态。
5 渗水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手上会沾有水分。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会浸润变颜色。检查时,要用粉笔勾划出渗水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6 对房屋建筑地下室检测出来的"渗水点",一般情况下应准于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
7 对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渗漏水检测,尚应按本条内容执行。若发现严重渗水必须分析、查明原因,应准予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
C.0.5钢筋混凝土隧道衬砌内表面渗漏水现象检测
1隧道防水工程,若要求对湿渍和渗水作检测时,应按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检测方法操作。
2隧道上半部的明显滴漏和连续渗流,可直接用有刻度的容器收集量测,计算单位时间的渗漏量(如 L/min,或L/h等)。还可用带有密封线口的规定尺寸方框,安装在要求测量的隧道内表面,将渗漏水导入量测容器内。同时,将每个渗漏点位置、单位时间渗漏水量,标示在"隧道渗漏水平面展开图"上。
3若检测器具或登高有困难时,允许通过目测计取每分钟或数分钟内的滴落数目,计算出该点的渗漏量。经验告诉我们,当每分钟滴落速度3~4滴的漏水点,24h的渗水量就是1L。如果滴落速度每分钟大于300滴,则形成连续细流。
4为使不同施工方法、不同长度和断面尺寸隧道的渗漏水状况能够相互加以比较,必须确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单位。国际上通用L/m2·d即渗漏水量的定义为隧道的内表面,每平方米在一昼夜(24h)时间内的渗漏水立升值。
5 隧道内表面积的计算应按下列方法求得:
1)竣工的区间隧道验收(未实施机电设备安装)
通过计算求出横断面的内径周长,再乘以隧道长度,得出内表面积数值。对盾构法隧道不计取管片嵌缝槽、螺栓孔盒子凹进部位等实际面积。
2)即将投入运营的城市隧道系统验收(完成了机电设备安装)
通过计算求出横断面的内径周长,再乘以隧道长度,得出内表面积数值。不计取凹槽、道床、排水沟等实际面积。
C.0.6 隧道总渗漏水量的量测
隧道总渗漏水量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然后通过计算换算成规定单位:L/m2·d
1)集水井积水量测量测在设定时间内的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2)隧道最低处积水量测量测在设定时间内的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3)有流动水的隧道内设量水堰靠量水堰上开设的V形槽口量测水流量,然后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4)通过专用排水泵的运转计算隧道专用排水泵的工作时间,计算排水量,换算成渗漏水量。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