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451-55577555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规范 >> 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
摘自:龙房川
点击: 13123486次
发布时间:2010/4/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

7.2.5   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M≤fpyAp(h-ap-a's)+fyAs(h-as-a's)+(σ'p0-f'py)A'p(a'p-a's) (7.2.5)     式中   asap--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至受拉边缘的距离。  

7.2.6   环形和圆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3.7条和第7.3.8条的规定计算。但在计算时,应在公式(7.3.7-1)、公式(7.3.7-3)(7.3.8-1)中取等号,并取轴向力设计值N=0;同时,应将公式(7.3.7-2)、公式(7.3.7-4)和公式(7.3.8-2)Nηei以弯矩设计值M代替。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3.1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1)  N≤0.9φ(fcA+f'yA's) (7.3.1)     式中   N--轴向压力设计值;   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7.3.1采用;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   A--构件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7.3.1)中的A应改用(A-A's)代替。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表7.3.1   l0/b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l0/d ≤7 8.5 10.5 12 14 15.5 17 19 21 22.5 24  l0/i ≤28 35 42 48 55 62 69 76 83 90 97  φ 1.00 0.98 0.95 0.92 0.87 0.81 0.75 0.70 0.65 0.60 0.56  l0/b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l0/d 26 28 29.5 31 33 34.5 36.5 38 40 41.5 43  l0/i 104 111 118 125 132 139 146 153 160 167 174  φ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9 0.26 0.23 0.21 0.19  注: 表中l0为构件的计算长度,对钢筋混凝土柱可按本规范第7.3.11条的规定取用;b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d为圆形截面的直径;i为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   

7.3.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2) N≤0.9(fcAcor+f'yA's+2αfyA'ss0) (7.3.2-1)    Ass0=πdcorAss1/s (7.3.2-2)     式中   fy--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cor--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Ass0--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   dcor--构件的核心截面直径:间接钢筋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Ass1--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s--间接钢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   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注:1按公式(7.3.2-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   2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应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而应按本规范第7.3.1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1)l0/d>12时;   2)当按公式(7.3.2-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时;   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 

7.3.3   在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存在的附加偏心距ea,其值应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    

7.3.4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4)  N≤α1fcbx+f'yA's-σsAs-(σ'p0-f'py)A'p-σpAp (7.3.4-1)    Ne≤α1fcbx(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4-2)    e=ηei+-a

(7.3.4-3)    ei=e0+ea (7.3.4-4)     式中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普通受拉钢筋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η--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σsσp--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ei--初始偏心距;   a--纵向普通受拉钢筋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离;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0=M/N;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在按上述规定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应力σsσp可按下列情况计算:   1)ξ≤ξb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取σs=fyσp=fpy,此处,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   2)ξ>ξb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σsσp按本规范第7.1.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2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此时,应将本规范公式(7.2.5)中的MN'es代替,此处,e's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在计算中应计入偏心距增大系数,初始偏心距应按公式(7.3.4-4)确定。   3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bh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Ne'≤fcbh(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4-5)    e'=-a'-(e0-ea)

(7.3.4-6)     式中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h'0--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远边的距离。   4矩形截面对称配筋(A's=As)的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7.3.4-7)     此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3.4-8)     

7.3.5   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f应按本规范第7.2.3条确定,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受压区高度x≤h'f时,应按宽度为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f的矩形截面计算。   2当受压区高度x>h'f(7.3.5),应符合下列规定:  N≤α1fc[bx+(b'f-b)h'f]+f'yA's-σsAs-(σ'p0-f'py)A'p-σpAp (7.3.5-1)    Ne≤α1fc[bx(h0-)+(b'f-b)h'f(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5-2)     公式中的钢筋应力σsσp以及是否考虑纵向普通受压钢筋的作用,均应按本规范第7.3.4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3x>(h-hf)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应计入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此时,受压较小边翼缘计算宽度bf应按本规范第7.2.3条确定。

4对采用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A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Ne'≤fc[bh(h'0-)+(bf-b)hf(h'0-)+(b'f-b)h'f(-a')]+f'yAs(h'0-as)-(σp0-f'py)Ap(h'0-ap)

(7.3.5-3)    e'=y'-a'-(e0-ea) (7.3.5-4)     式中   y'--截面重心至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受压边的距离,当截面对称时,取y'=h/2.   注:对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有翼缘的T形截面,可取bf=b;对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远一侧有翼缘的倒T形截面,可取b'f=b.

7.3.6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矩形、T形或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7.3.6),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N≤α1fc[ξbh0+(b'f-b)h'f]+f'yA's-σsAs+Nsw (7.3.6-1)    Ne≤α1fc[ξ(1-0.5ξ)bh20+(b'f-b)h'f(h0-)]+f'yA's(h0-a's)+Msw

(7.3.6-2)    Nsw=(1+)fywAsw

(7.3.6-3)    Msw=[0.5-()2]fywAswhsw

(7.3.6-4)     式中   A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fy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2.3-1采用;   N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所承担的轴向压力,当ξ>β1时,取ξ=β1计算;   M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的内力对As重心的力矩,当ξ>β1时,取ξ=β1计算;   ω--均匀配置纵向钢筋区段的高度hsw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比值,ω=hsw/h0,宜选取hsw=h0-a's.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钢筋As中的应力σs以及在计算中是否考虑受压钢筋和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应按本规范第7.3.4条和第7.3.5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数量每侧不少于4根的情况。    

7.3.7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7.3.7),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构件  N≤αα1fcA+(α-αt)fyAs (7.3.7-1)    Nηei≤α1fcA(r1+r2)+fyAsrs

(7.3.7-2)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N≤αα1fcA-σp0Ap+αf'pyAp-αt(fpy-σp0)Ap (7.3.7-3)    Nηei≤α1fcA(r1+r2)+f'pyAprp+(fpy-σp0)Aprp

(7.3.7-4)     在上述各公式中的系数和偏心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αt=1-1.5α (7.3.7-5)    ei=e0+ea (7.3.7-6)     式中   A--环形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p--全部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r1r2--环形截面的内、外半径;   rs--纵向普通钢筋重心所在的圆周的半径;   rp--纵向预应力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α--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与全截面面积的比值;   αt--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α>2/3时,取αt=0   3αarccos/π时,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可按本规范第7.3.8条规定的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截力公式计算。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内纵向钢筋数量不少于6根且r1/r2≥0.5的情况。

7.3.8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7.3.8),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N≤αα1fcA(1-)+(α-αt)fyAs

(7.3.8-1)    Nηei≤α1fcAr+fyAsrs

(7.3.8-2)    αt=1.25-2α (7.3.8-3)    ei=e0+ea (7.3.8-4)     式中   A--圆形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r--圆形截面的半径;   rs--纵向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α--对应于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rad)的比值;   αt--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α>0.625时,取αt=0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内纵向钢筋数量不少于6根的情况。     

7.3.9   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偏心受压构件,均应在其正截面变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结构侧移和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内力。   在确定偏心受压构件的内力设计值时,可近似考虑二阶弯矩对轴向压力偏心距的影响,将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初始偏心距ei乘以本规范第7.3.10条规定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也可根据本规范第7.3.12条规定的构件修正抗弯刚度,用考虑二附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直接计算出结构构件各控制截面包括弯矩设计值在内的内力设计值,并按相应的内力设计值进行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7.3.10   对矩形、T形、I形、环形和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其偏心距增大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η=1+ζ1ζ2

(7.3.10-1)    ζ1=0.5fcA/N (7.3.10-2)    ζ2=1.15-0.01

(7.3.10-3)     式中   l0--构件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第7.3.11条确定;   h--截面高度;其中,对环形截面,取外直径;对圆形截面,取直径;   h0--截面有效高度;其中,对环形截面,取h0=r2+rs;对圆形截面,取h0=r+rs;此处,rr2rs按本规范第7.3.7条和第7.3.8条的规定取用;   ζ1--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ζ1>1.0时,取ζ1=1.0   A--构件的截面面积;对T形、I形截面,均取 A=bh+2(b'f-b)h'f;   ζ2--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l0/h<15时,取ζ2=1.0   注:当偏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l0/i≤17.5时,可取η=1.0    

7.3.11   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其计算长度l0可按表7.3.11-1取用。  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的计算长度表7.3.11-1   柱的类别 l0   排架方向 垂直排架方向    有柱间支撑 无柱间支撑  无吊车房屋柱 单跨 1.5H 1.0H 1.2H   两跨及多跨 1.25H 1.0H 1.2H  有吊车房屋柱 上柱 2.0Hu 1.25Hu 1.5Hu   下柱 1.0Hl 0.8Hl 1.0Hl  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 2.0Hl 1.0Hl -  注: 1表中H为从基础顶面算起的柱子全高;Hl为从基础顶面至装配式吊车梁底面或现浇式吊车梁顶面的柱子下部高度;Hu为从装配式吊车梁底面或从现浇式吊车梁顶面算起的柱子上部高度;  2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计算长度,当计算中不考虑吊车荷载时,可按无吊车房屋柱的计算长度采用,但上柱的计算长度仍可按有吊车房屋采用; 3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上柱在排架方向的计算长度,仅适用于Hu/Hl≥0.3的情况;当Hu/Hl<0.3时,计算长度宜采用2.5Hu    2一般多层房屋中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表7.3.11-2取用。  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 表7.3.11-2   楼盖类型 柱的类别 l0  现浇楼盖 底层柱 1.0H   其余各层柱 1.25H  装配式楼盖 底层柱 1.25H   其余各层柱 1.5H  注: 表中H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     3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l0=[1+0.15(ψu+ψl)]H (7.3.11-1)    l0=(2+0.2ψmin)H (7.3.11-2)     式中   ψuψl--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ψmin--比值ψuψl中的较小值;   H--柱的高度,按表7.3.11-2的注采用。     

7.3.12   当采用考虑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时,宜在结构分析中对构件的弹性抗弯刚度EcI乘以下列折减系数:对梁,取0.4;对柱,取0.6;对剪力墙及核心筒壁,取0.45。此时,在按本规范第7.3节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中,ηei均应以(M/N+ea)代替,此处,MN为按考虑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直接计算求得的弯矩设计值和相应的轴向力设计值。   注:当验算表明剪力墙或核心筒底部正截面不开裂时,其刚度折减系数可取0.7    

7.3.13   偏心受压构件除应计算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外,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此时,可不计入弯矩的作用,但应考虑稳定系数φ的影响。     

7.3.14   对截面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的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7.3.14),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按本规范附录F的方法计算,此时,附录F公式(F.0.1-7)和公式(F.0.1-8)中的MxMy应分别用NηxeixNηyeiy代替,其中,初始偏心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ix=e0x+eax (7.3.14-1)    eiy=e0y+eay (7.3.14-2)     式中   e0xe0y--轴向压力对通过截面重心的y轴、x轴的偏心距:e0x=M0x/Ne0y=M0y/N;   M0xM0y--未考虑附加弯矩时轴向压力在x轴、y轴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eaxeay--x轴、y轴方向上的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的规定确定;   ηxηy--x轴、y轴方向上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确定。   2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7.3.14-3)     式中   Nu0--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Nux--轴向压力作用于x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ηxeix后,按全部纵向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此处,ηx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Nuy--轴向压力作用于y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ηyeiy后,按全部纵向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此处,ηy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0,可按本规范公式(7.3.1)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0代替,且不考虑稳定系数φ及系数0.9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x,可按下列情况计算:   1)当纵向钢筋沿截面两对边配置时,Nux可按本规范第7.3.4条或第7.3.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x代替。   2)当纵向钢筋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时,Nux可按本规范第7.3.6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x代替。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y可采用与Nux相同的方法计算。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3.1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1)  N≤0.9φ(fcA+f'yA's) (7.3.1)     式中   N--轴向压力设计值;   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7.3.1采用;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   A--构件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7.3.1)中的A应改用(A-A's)代替。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表7.3.1   l0/b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l0/d ≤7 8.5 10.5 12 14 15.5 17 19 21 22.5 24  l0/i ≤28 35 42 48 55 62 69 76 83 90 97  φ 1.00 0.98 0.95 0.92 0.87 0.81 0.75 0.70 0.65 0.60 0.56  l0/b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l0/d 26 28 29.5 31 33 34.5 36.5 38 40 41.5 43  l0/i 104 111 118 125 132 139 146 153 160 167 174  φ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9 0.26 0.23 0.21 0.19  注: 表中l0为构件的计算长度,对钢筋混凝土柱可按本规范第7.3.11条的规定取用;b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d为圆形截面的直径;i为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   

7.3.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2)  N≤0.9(fcAcor+f'yA's+2αfyA'ss0) (7.3.2-1)    Ass0=πdcorAss1/s (7.3.2-2),      式中   fy--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cor--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Ass0--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   dcor--构件的核心截面直径:间接钢筋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Ass1--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s--间接钢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   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注:1按公式(7.3.2-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   2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应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而应按本规范第7.3.1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1)l0/d>12时;   2)当按公式(7.3.2-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时;   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 

7.3.3   在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存在的附加偏心距ea,其值应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    

7.3.4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3.4)  N≤α1fcbx+f'yA's-σsAs-(σ'p0-f'py)A'p-σpAp (7.3.4-1)    Ne≤α1fcbx(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4-2)    e=ηei+-a

(7.3.4-3)    ei=e0+ea (7.3.4-4)     式中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普通受拉钢筋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η--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σsσp--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ei--初始偏心距;   a--纵向普通受拉钢筋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离;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0=M/N;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在按上述规定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应力σsσp可按下列情况计算:   1)ξ≤ξb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取σs=fyσp=fpy,此处,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   2)ξ>ξb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σsσp按本规范第7.1.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2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此时,应将本规范公式(7.2.5)中的MN'es代替,此处,e's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在计算中应计入偏心距增大系数,初始偏心距应按公式(7.3.4-4)确定。   3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bh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Ne'≤fcbh(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4-5)    e'=-a'-(e0-ea)

(7.3.4-6)     式中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h'0--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远边的距离。   4矩形截面对称配筋(A's=As)的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7.3.4-7)     此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3.4-8)     

7.3.5   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f应按本规范第7.2.3条确定,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受压区高度x≤h'f时,应按宽度为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f的矩形截面计算。   2当受压区高度x>h'f(7.3.5),应符合下列规定:  N≤α1fc[bx+(b'f-b)h'f]+f'yA's-σsAs-(σ'p0-f'py)A'p-σpAp (7.3.5-1)    Ne≤α1fc[bx(h0-)+(b'f-b)h'f(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3.5-2)     公式中的钢筋应力σsσp以及是否考虑纵向普通受压钢筋的作用,均应按本规范第7.3.4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3x>(h-hf)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应计入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此时,受压较小边翼缘计算宽度bf应按本规范第7.2.3条确定。

4对采用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A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Ne'≤fc[bh(h'0-)+(bf-b)hf(h'0-)+(b'f-b)h'f(-a')]+f'yAs(h'0-as)-(σp0-f'py)Ap(h'0-ap)

(7.3.5-3)    e'=y'-a'-(e0-ea) (7.3.5-4)     式中   y'--截面重心至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受压边的距离,当截面对称时,取y'=h/2.   注:对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有翼缘的T形截面,可取bf=b;对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远一侧有翼缘的倒T形截面,可取b'f=b.

7.3.6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矩形、T形或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7.3.6),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N≤α1fc[ξbh0+(b'f-b)h'f]+f'yA's-σsAs+Nsw (7.3.6-1)    Ne≤α1fc[ξ(1-0.5ξ)bh20+(b'f-b)h'f(h0-)]+f'yA's(h0-a's)+Msw

(7.3.6-2)    Nsw=(1+)fywAsw

(7.3.6-3)    Msw=[0.5-()2]fywAswhsw

(7.3.6-4)     式中   A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fy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2.3-1采用;   N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所承担的轴向压力,当ξ>β1时,取ξ=β1计算;   Msw--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钢筋的内力对As重心的力矩,当ξ>β1时,取ξ=β1计算;   ω--均匀配置纵向钢筋区段的高度hsw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比值,ω=hsw/h0,宜选取hsw=h0-a's.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钢筋As中的应力σs以及在计算中是否考虑受压钢筋和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应按本规范第7.3.4条和第7.3.5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数量每侧不少于4根的情况。    

7.3.7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7.3.7),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构件  N≤αα1fcA+(α-αt)fyAs (7.3.7-1)    Nηei≤α1fcA(r1+r2)+fyAsrs

(7.3.7-2)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N≤αα1fcA-σp0Ap+αf'pyAp-αt(fpy-σp0)Ap (7.3.7-3)    Nηei≤α1fcA(r1+r2)+f'pyAprp+(fpy-σp0)Aprp

(7.3.7-4)     在上述各公式中的系数和偏心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αt=1-1.5α (7.3.7-5)    ei=e0+ea (7.3.7-6)     式中   A--环形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p--全部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r1r2--环形截面的内、外半径;   rs--纵向普通钢筋重心所在的圆周的半径;   rp--纵向预应力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α--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与全截面面积的比值;   αt--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α>2/3时,取αt=0   3αarccos/π时,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可按本规范第7.3.8条规定的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截力公式计算。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内纵向钢筋数量不少于6根且r1/r2≥0.5的情况。

7.3.8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7.3.8),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N≤αα1fcA(1-)+(α-αt)fyAs

(7.3.8-1)    Nηei≤α1fcAr+fyAsrs

(7.3.8-2)    αt=1.25-2α (7.3.8-3)    ei=e0+ea (7.3.8-4)     式中   A--圆形截面面积;   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r--圆形截面的半径;   rs--纵向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确定;   α--对应于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rad)的比值;   αt--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α>0.625时,取αt=0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内纵向钢筋数量不少于6根的情况。     

7.3.9   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偏心受压构件,均应在其正截面变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结构侧移和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内力。   在确定偏心受压构件的内力设计值时,可近似考虑二阶弯矩对轴向压力偏心距的影响,将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初始偏心距ei乘以本规范第7.3.10条规定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也可根据本规范第7.3.12条规定的构件修正抗弯刚度,用考虑二附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直接计算出结构构件各控制截面包括弯矩设计值在内的内力设计值,并按相应的内力设计值进行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7.3.10   对矩形、T形、I形、环形和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其偏心距增大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η=1+ζ1ζ2

(7.3.10-1)    ζ1=0.5fcA/N (7.3.10-2)    ζ2=1.15-0.01

(7.3.10-3)     式中   l0--构件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第7.3.11条确定;   h--截面高度;其中,对环形截面,取外直径;对圆形截面,取直径;   h0--截面有效高度;其中,对环形截面,取h0=r2+rs;对圆形截面,取h0=r+rs;此处,rr2rs按本规范第7.3.7条和第7.3.8条的规定取用;   ζ1--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ζ1>1.0时,取ζ1=1.0   A--构件的截面面积;对T形、I形截面,均取 A=bh+2(b'f-b)h'f;   ζ2--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l0/h<15时,取ζ2=1.0   注:当偏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l0/i≤17.5时,可取η=1.0    

7.3.11   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其计算长度l0可按表7.3.11-1取用。  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的计算长度表7.3.11-1   柱的类别 l0   排架方向 垂直排架方向    有柱间支撑 无柱间支撑  无吊车房屋柱 单跨 1.5H 1.0H 1.2H   两跨及多跨 1.25H 1.0H 1.2H  有吊车房屋柱 上柱 2.0Hu 1.25Hu 1.5Hu   下柱 1.0Hl 0.8Hl 1.0Hl  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 2.0Hl 1.0Hl -  注: 1表中H为从基础顶面算起的柱子全高;Hl为从基础顶面至装配式吊车梁底面或现浇式吊车梁顶面的柱子下部高度;Hu为从装配式吊车梁底面或从现浇式吊车梁顶面算起的柱子上部高度;  2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计算长度,当计算中不考虑吊车荷载时,可按无吊车房屋柱的计算长度采用,但上柱的计算长度仍可按有吊车房屋采用; 3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上柱在排架方向的计算长度,仅适用于Hu/Hl≥0.3的情况;当Hu/Hl<0.3时,计算长度宜采用2.5Hu    2一般多层房屋中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表7.3.11-2取用。  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 表7.3.11-2   楼盖类型 柱的类别 l0  现浇楼盖 底层柱 1.0H   其余各层柱 1.25H  装配式楼盖 底层柱 1.25H   其余各层柱 1.5H  注: 表中H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     3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l0=[1+0.15(ψu+ψl)]H (7.3.11-1)    l0=(2+0.2ψmin)H (7.3.11-2)     式中   ψuψl--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ψmin--比值ψuψl中的较小值;   H--柱的高度,按表7.3.11-2的注采用。     

7.3.12   当采用考虑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时,宜在结构分析中对构件的弹性抗弯刚度EcI乘以下列折减系数:对梁,取0.4;对柱,取0.6;对剪力墙及核心筒壁,取0.45。此时,在按本规范第7.3节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中,ηei均应以(M/N+ea)代替,此处,MN为按考虑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直接计算求得的弯矩设计值和相应的轴向力设计值。   注:当验算表明剪力墙或核心筒底部正截面不开裂时,其刚度折减系数可取0.7    

7.3.13   偏心受压构件除应计算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外,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此时,可不计入弯矩的作用,但应考虑稳定系数φ的影响。     

7.3.14   对截面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的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7.3.14),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按本规范附录F的方法计算,此时,附录F公式(F.0.1-7)和公式(F.0.1-8)中的MxMy应分别用NηxeixNηyeiy代替,其中,初始偏心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ix=e0x+eax (7.3.14-1)    eiy=e0y+eay (7.3.14-2)     式中   e0xe0y--轴向压力对通过截面重心的y轴、x轴的偏心距:e0x=M0x/Ne0y=M0y/N;   M0xM0y--未考虑附加弯矩时轴向压力在x轴、y轴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eaxeay--x轴、y轴方向上的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7.3.3条的规定确定;   ηxηy--x轴、y轴方向上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确定。   2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7.3.14-3)     式中   Nu0--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Nux--轴向压力作用于x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ηxeix后,按全部纵向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此处,ηx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Nuy--轴向压力作用于y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ηyeiy后,按全部纵向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此处,ηy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   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0,可按本规范公式(7.3.1)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0代替,且不考虑稳定系数φ及系数0.9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x,可按下列情况计算:   1)当纵向钢筋沿截面两对边配置时,Nux可按本规范第7.3.4条或第7.3.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x代替。   2)当纵向钢筋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时,Nux可按本规范第7.3.6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将NNux代替。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uy可采用与Nux相同的方法计算。    

7.4  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4.1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N≤fyAs+fpyAp (7.4.1)     式中   N--轴向拉力设计值;   AsAp--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7.4.2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偏心受拉构件   当轴向拉力作用在钢筋AsAp的合力点和A'sA'p的合力点之间时(7.4.2a): 

Ne≤fyA's(h0-a's)+fpyA'p(h0-a'p) (7.4.2-1)    Ne'≤fyAs(h'0-as)+fpyAp(h'0-ap) (7.4.2-2)     2大偏心受拉构件   当轴向拉力不作用在钢筋AsAp的合力点和A'sA'p的合力点之间时(7.4.2b):  N≤fyAs+fpyAp-f'yA's+(σ'p0-f'py)A'p-α1fcbx (7.4.2-3)    Ne≤α1fcbx(h0-)+f'yA's(h0-a's)-(σ'p0-f'py)A'p(h0-a'p)

(7.4.2-4)     此时,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3)的要求。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尚应满足本规范公式(7.2.1-4)的条件;当不满足时,可按公式(7.4.2-2)计算。   3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不论大、小偏心受拉情况,均可按公式(7.4.2-2)计算。     

7.4.3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矩形、T形或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公式(7.4.4-1)的规定,式中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可按本规范公式(7.3.6-1)和公式(7.3.6-2)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同时应分别取N=0和以Mu代替Ne.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环形和圆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公式(7.4.4-1)的规定,式中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可按本规范第7.2.6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并以Mu代替Nηei   

7.4.4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7.4.4-1)     式中   Nu0--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e0-轴向拉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   Mu--按通过轴向拉力作用点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u0,按本规范公式(7.4.1)计算,但应取等号,并以Nu0代替N。按通过轴向拉力作用点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可按本规范第7.1节的规定进行计算。   公式(7.4.4-1)中的e0/Mu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7.4.4-2)     式中   e0xe0y--轴向拉力对通过截面重心的y轴、x轴的偏心距;   MuxMuy--x轴、y轴方向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7.2节的规定计算。   

7.5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5.1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hw/b≤4  V≤0.25βcfcbh0 (7.5.1-1)     hw/b≥6  V≤0.2βcfcbh0 (7.5.1-2)     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中   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βc=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βc=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   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h0--截面的有效高度;   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对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注:1T形或I形截面的简支受弯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公式(7.5.1-1)中的系数可改用0.3   2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其受剪截面的控制条件可适当放宽。     

7.5.2   在计算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时,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支座边缘处的截面(7.5.2ab截面1-1) 

2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7.5.2a截面2-23-3)   3 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7.5.2b截面4-4)   4 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   注:1 对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尚应包括梁的高度开始变化处、集中荷载作用处和其他不利的截面;   2 箍筋的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0.2.10条和第10.2.8条的构造要求。      

7.5.3   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0.7βhftbh0 (7.5.3-1)    βh=(800/h0)1/4 (7.5.3-2)     式中   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    

7.5.4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Vcs+Vp (7.5.4-1)    Vcs=0.7ftbh0+1.25fyvh0

(7.5.4-2)    Vp=0.05Np0 (7.5.4-3)     式中   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Asv=nAsv1,此处,n为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Asv1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f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2.3-1中的fy值采用;   Np0--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按本规范第6.1.14条计算;当Np0>0.3fcA0时,取Np0=0.3fcA0,此处,A0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的独立梁,当按公式(7.5.4-1)计算时,应将公式(7.5.4-2)改为下列公式:  Vcs=ftbh0+fyvh0

(7.5.4-4)     式中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λ=a/h0,a为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或节点边缘的距离;当λ<1.5时,取λ=1.5,当λ>3时,取λ=3;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之间的箍筋,应均匀配置。   注:1对合力Np0引起的截面弯矩与外弯矩方向相同的情况,以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均应取Vp=0;   2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计算合力Np0时,应按本规范第6.1.9条和第8.1.8条的规定考虑预应力钢筋传递长度的影响。     

7.5.5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Vcs+Vp+0.8fyAsbsinαs+0.8fpyApbsinαp (7.5.5)     式中   V--配置弯起钢筋处的剪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7.5.6条的规定取用;   V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5.4-3)计算,但计算合力Np0时不考虑预应力弯起钢筋的作用;   AsbApb--同一弯起平面内的非预应力弯起钢筋、预应力弯起钢筋的载面面积;   αsαp--斜截面上非预应力弯起钢筋、预应力弯起钢筋的切线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   

7.5.6   计算弯起钢筋时,其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7.5.2α)   1计算第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时,取支座边缘处的剪力值;   2计算以后的每一排弯起钢筋时,取前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剪力值。     

7.5.7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时:  V≤0.7ftbh0+0.05Np0 (7.5.7-1)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当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时:  V≤ftbh0+0.05Np0

(7.5.7-2)     均可不进行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而仅需根据本规范第10.2.9条、第10.2.10条和第10.2.11条的有关规定,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7.5.8   受拉边倾斜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5.8)  V≤Vcs+Vsp+0.8fyAsbsinαs (7.5.8-1)   

(7.5.8-2)     式中   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M--构件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弯矩设计值;   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5.4-2)或公式(7.5.4-4)计算,其中,h0取斜截面受拉区始端的垂直截面有效高度;   Vsp--构件截面上受拉边倾斜的纵向非预应力和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的设计值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其值不应大于fyAssinβ;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其值不应大于(fpyAp+fyAs)sinβ,且不应小于σpeApsinβ;   Zsv--同一截面内箍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Zsb--同一弯起平面内的弯起钢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z--斜截面受拉区始端处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水平分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可近似取z=0.9h0;   β--斜截面受拉区始端处倾斜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倾角;   c--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可近似取c=h0.   注:在梁截面高度开始变化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等截面高度梁和变截面高度梁的有关公式分别计算,并应按其中不利者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7.5.9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7.5.9) 

M≤(fyAs+fpyAp)Z+ΣfyAsbZsb+ΣfpyApbZpb+ΣfyvAsvZsv (7.5.9-1)     此时,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c可按下列条件确定:  V =ΣfyAsbsinαs+ΣfpyApbsinαp+ΣfyvAsv (7.5.9-2)     式中   V--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剪力设计值;   Z--纵向非预应力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至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可近似取Z=0.9h0;   ZsbZpb--同一弯起平面内的非预应力弯起钢筋、预应力弯起钢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Zsv--同一斜截面上箍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在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公式中的fpy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锚固区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应取为fpy,在两点之间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此时,纵向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应按本规范第9.3.1条确定。     

律师事务所 简介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http://www.55577555.com/)专业房地产律师,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个人等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 房地产开发纠纷、土地项目建设纠纷、建筑施工纠纷、设备安装采购、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出让,一手房二手房买卖、物业纠纷、抵押、租赁、拆迁、项目交易等相关法律服务。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二零零四年一月八日,是专业房地产律师事务所,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及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房产交易、项目交易等相关房地产法律服务。 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
1、拆迁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黑龙江专业的房地产律师事务所,在多年的土地拆迁法律工作中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资深的精英拆迁律师团队。 在这支拆迁律师团队中,至优至善的法律运作水准是我们专业的体现。作为全省最资深的拆迁律师团队,我们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拆迁调查,拆迁补偿标准计算,拆迁行为合法性方面的法律意见,以及在拆迁过程中的见证、代书、谈判、申请裁决、听证、申请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的代理服务。 一个由资深拆迁律师组成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秉承“坚信正义、坚守道义、坚持公义”的理念,将是您法律权益的最强捍卫者。
2、土地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性的土地房产律师事务所。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及多名优秀土地律师组成一个强大的土地律师团队。农用地、建设用地、非利用地等土地问题,是土地律师的专业领域。土地使用权纠纷,土地征收,土地转让,土地合同,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侵权,土地确权等各类疑难,复杂土地案件,都可以由我们专业的土地律师为你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土地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土地律师的舞台,而土地律师也将维护您的一切土地权益。
3、离婚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还特别组建了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离婚律师专门办理与婚姻关系相关的法律服务;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当事人真实意图,掌握当事人的“合”与“离”的精神实质与法律内涵,运用灵活的工作方法,为当事人圆满的解决问题。离婚律师涉及的具体业务范围包括婚前、婚内财产见证、提供法律咨询,进行解除婚姻关系利弊的分析、相关诉讼证据的调查、起草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调解、诉讼等。
4、工程合同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工程合同律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合同律师组成,工程合同律师工作数年来,先后代理了各类工程合同案件,其中,多位工程合同律师还担任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律理论功底深厚,诉讼及非诉代理经验丰富。工程合同律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投资方面进行法律论证,出具项目法律意见书、资信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工程合同律师长期从事合同法、民法、建筑法领域的研究与案件代理工作,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地质勘探合同、监理合同、审计合同、评估合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拆迁合同
    许多面临被拆迁的单位和个人在遇到拆迁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拆迁合同中最大化,但是很多老百姓对拆迁知识一无所知,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上网搜索与拆迁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虽然网上的拆迁合同版本五花八门,但涉及拆迁合同中的关键问题,确经常被一带而过。老百姓不能从网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在了解您需求的同时,可以为您量身打造一份优越的拆迁合同。
6、二手房合同
    随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攀升,二手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但是随着二手房交易量的增多,以前二手房合同中不常见的法律问题,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常规的二手房合同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资金监管、贷款、税费等问题,已经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常规的二手房合同不能紧跟政策调整的步伐,为不诚信的交易主体提供了毁约的机会,最终导致二手房合同无法履行。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二手房律师,将会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为您量身打造一份“零风险”的二手房合同。
7、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现为近百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各大企业经营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专业的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合同审核及起草、专项合同起草审核、专项事务法律论证和处理、出具律师函、规范法务工作流程及其他法律事务来推动和促进交易安全,防止和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如遇到不可避免的诉讼,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损失。同时,法律顾问还为公司的投资决策建言献策保驾护航。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团队将竭诚为各大企业提供最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版权所有: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126号 电话:0451-82538886 QQ:461000555
黑ICP备09033033号-1 投诉电话:5557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