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451-55577555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程规范 >> 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 97-95 2
摘自:龙房川
点击: 13125470次
发布时间:2010/4/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 97-95  2

2.3.2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结构计算时,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的最少独立坐标数。

2.3.2.1 单自由度体系 single-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仅需一个独立坐标的结构系统。

2.3.2.2 多自由度体系 multi-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具有二个以上(含二个)独立坐标的结构系统。

2.3.3 集中质量 lumped mass

为了简化计算,将结构的全部质量按约定的原则集中在适当位置的若干个点上,这些点上的质量,称为集中质量。

2.3.4 地震反应 earthquake response

地震震动使工程结构产生内力与变形的动态反应。

2.3.4.1 随机地震反应 random earthquake response

根据地震干扰作用的随机统计特征,分析出结构体系随机反应的统计特征,如平均值、方差、相关函数、谱密度等。

2.3.4.2 结构-液体耦联振动 structure-liquid coupling vibration

地震时,贮液构筑物中的部分液体和结构同步运动形成附加液体动压力,并与结构的弹性变形耦联的现象。

强震观测和抗震试验术语

3.1 强震观测术语

3.1.1 强震观测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用仪器观察和记录强震时地面、地下的运动过程及工程结构的反应过程。

3.1.1.1 强震观测台网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设置在一个地区的各强震台或各种类型的台阵的集合。用以满足专门研究的需要,并便于统一管理。

3.1.1.2 强震观测台阵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array

根据不同观测目的,由多台相同或不同型式仪器组成的仪器群体。一般分为地震震动观测台阵和结构反应观测台阵。

3.1.2 强震仪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

用来记录强震时地震震动的仪器。它由拾振系统、记录系统、控制系统、触发启动系统、计时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

3.1.2.1 三分量地震计(仪) three-component seismometer (seismoscope)

记录地震震动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正交水平分量的地震计。

3.1.2.2 加速度仪 accelerograph

强震仪的一种主要类型,用以记录地震震动加速度时程。分为光学记录加速度仪、磁带记录加速度仪和数字式加速度仪。

(1)光学记录加速度仪 optically recording accelerograph

用机械光学照像系统记录的加速度仪。

(2)磁带记录加速度仪 magnetic-tape recording accelerograph

用磁带记录的加速度仪。

(3)数字加速度仪 digital accelerograph

地震震动信息采用数字电路处理并用盒式磁带或固态记忆器件记录的加速度仪。

3.1.2.3 加速度仪启动器 starter of accelerograph

由地震本身触发而使强震仪启动的惯性开关。又称触发器,是强震仪最关键的一个部件。分水平启动器和竖向启动器。

(1)启动时间 starting time

强震仪自接收地震信号触发启动到正常运转、开始记录所需的时间。

(2)触发阈值 triggering threshold value

启动器启动强震仪开始工作的最小加速度值。

3.1.2.4 加速度仪放大倍数 magnification of accelerograph

加速度仪记录幅值与地震震动幅值之比。又称加速度仪灵敏度。

3.1.2.5 时标time marking

强震记录上表示时间间隔的标记。

3.1.3 强震记录 strong motion record

由强震仪记录的地震震动全过程。

3.1.3.1 加速度图 accelerogram

根据地震震动记录绘制的加速度-时间历程图。

3.1.3.2 数据处理 data processing

在分析应用地震记录之前,将其数字化的过程。包括仪器校正和基线校正,以减小由于记录纸或胶卷冲洗变形和数字化读数过程以及仪器记录失真引起的误差。

(1)基线校正 base-line correction

对地震记录的基线(零线)的校正。

3.1.4 地震震动 ground motion

由地震引起的岩土震动。

3.1.4.1 强地震震动 strong ground motion

由地震引起的岩土强烈震动。一般指峰值加速度大于1m/s2的地震震动,简称强震。

3.1.4.2 自由场地震震动 free field ground motion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不包括微地貌、工程结构和设施振动反馈对地面震动的影响。

3.1.4.3 地震震动持续时间 ground motion duration

在地震震动的加速度时程中,超过某一强度的或可能引起工程结构破坏的那段地震震动的持续时间。

3.1.4.4 地震震动强度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某一场地地震震动的强烈强度。用加速度、速度、位移、宏观地震烈度或谱烈度等量表示。

(1)谱烈度 spectral intensity

相对速度反应谱曲线在周期0.1s与2.5s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其值在总体上反映某一场地的地震震动强度,又称谱强度。

(2)峰值加速度 peak acceleration

地震震动过程中,地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最大绝对值。

(3)峰值速度 peak velocity

地震震动过程中,地表质点运动的速度最大绝对值。

(4)峰值位移 peak displacement

地震震动过程中,地表质点运动的位移最大绝对值。

3.2 抗震试验术语

3.2.1 抗震试验 earthquake resistant test

用各种动力加载设备模拟实际动态作用施加于结构、构件或其模型上,并测定结构动态特性和地震反应的试验。

3.2.1.1 现场试验 in-situ test

在现场对结构或场地土进行的试验。场地土的现场试验一般称为原位试验。

(1)天然地震试验 natural earthquake test

在频繁出现地震的地区或短期预报可能出现较大地震的地区,建造一些试验性建筑物,或在已有的建筑物上安装测震仪器,以测量建筑物地震反应的试验。

(2)人工地震试验 artificial earthquake test

采用地面或地下爆破法引起地震震动,对地面或地下建筑物进行模拟天然地震的试验。

3.2.1.2 模拟地震震动试验 simulated ground motion test

用大型振动台或计算机和加载器联机模拟地震震动过程,对结构或构件进行的动力或伪动力试验。

(1)伪动力试验 pseudo dynamic test

由计算机和加载器联机,按动态反应测量数据实时分析结果反馈控制加载器组成闭环试验系统,以模拟地震震动过程中结构实际变形和受力情况的试验。

(2)振动台试验 shaking table test

在振动台上对结构模型或小的原型结构进行共振试验或地震反应试验。

3.2.2 结构动态特性测量 dynamic properties measure ment of structure

测量并分析结构在自振或共振条件下的反应曲线,以确定结构的自振周期(或自振频率)、阻尼系数和结构振型等动态特性。

3.2.2.1 自由振动试验 free vibration test

激发结构自由振动以测定其线性动态特性的试验。

(1)初位移试验 initial displacement test

强迫结构产生初始变形后突然释放,使结构在一个平面内的静力平衡位置附近作自由振动的试验。

(2)初速度试验 initial velocity test

通过重物下落、锤击、爆炸或小型火箭产生的冲击力给结构以初速度,使之作自由振动的试验。

3.2.2.2 强迫振动试验 forced vibration test

结构在施加动态作用状态下的试验。

(1)偏心块起振试验 rotating eccentric mass excitation test

利用两个相反方向转动的偏心块所产生的谐波激振力,对原型结构进行的强迫振动试验。可多台同步并用,以实现平移或扭转激振。

(2)液压激振试验 hydraulic excitation test

用电液伺服激振器激发结构作谐波或任意波运动的试验

(3)人激振动试验 man-excitation test

人在建筑物顶部或某楼层住返摆动,使人体与建筑物自振周期同步的激振试验。适用于自振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

3.2.2.3 环境振动试验 ambient(environmental) excitation test

利用风、海浪、机械运转、车辆行驶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地面微振,测定地面振动固有特征和工程结构动态特性的试验。

3.2.2.4 动态参数识别 dynamic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利用动态测量所得的动态作用和反应信号(或仅有反应信号),确定结构系统的质量、刚度和模态特性等动态参数。

3.2.3 伪静力试验 pseudo static test

对结构、构件进行多次低周反复作用的静力试验。用以模拟地震时结构、构件在反复振动中的受力和变形过程。

3.2.3.1 循环加载试验 cyclic loading test

在一定时间内多次重复的加载试验。

3.2.3.2 滞回曲线 hysteretic curve

在反复作用下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它反映结构、构件或岩土试件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能量消耗,是确定恢复力模型和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依据。又称恢复力曲线(restoring force curve)。

(1)骨架曲线 skeleton curve

反复作用下各滞回曲线峰点的连线。又称初始加载曲线。

(2)恢复力模型 restoring model

将滞回曲线典型化而得到的反映恢复力-变形关系的数学表达表。

3.2.4 土动态特性试验 dynamic property test for soil

测定土动态特性的试验。

3.2.4.1 共振柱试验 resonant column test

视圆柱形土体试件为弹性杆件,利用共振方法测定其振动频率,以求得土的动弹性模量的试验。

3.2.4.2 动力三轴试验 dynamic triaxial test

在给定的周围压力下,沿圆柱形土试件的轴向施加某种谐波或随机波动作用,测定其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以确定土的强度参数(包括饱和可液化土的液化特性等)的试验。

3.2.5 剪切波速测试 shear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在场地某处激振,在相隔一定距离处记录振动信号到达时间,以确定横波在场地土内传播速度的现场测试方法。包括单孔法、跨孔法等。

3.2.5.1 单孔法 single hole method

在钻孔孔口附近地表施加水平冲击力,测量孔内不同深度处冲击信号的到达时间,以确定剪切波在岩土层内传播速度的方法。

3.2.5.2 跨孔法 cross hole method

在两个相邻钻孔中分别激振和接收信号,以确定剪切波在岩土层内传播速度的方法。

场地和地基抗震术语

4.1 场地术语

4.1.1 场地 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点或自然村的范围。同一类场地应具有相近的反应谱特征。

4.1.2 场地条件 site condition

场地区域及附近的地形、土质、基岩起伏及其他地质条件。

4.1.3 有利地段 favourable area

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基岩面平坦等对工程抗震有利的地段。

4.1.4 不利地段 unfavourable area

软弱土、液化土,突出的条状山咀,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和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在地质、地形、地貌方面对工程抗震不利的地段。

4.1.5 危险地段 dangerous area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坍、地陷、地裂、泥石流,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等对工程抗震危险的地段。

4.1.6 场地类别 site classification

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刚度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4.1.6.1 计算基岩面 nominal bedrock surface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按规定采用的岩土分界面。

4.1.6.2 场地覆盖层厚度 thickness of site soil layer

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4.1.6.3 场地土 site soil

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

(1)场地土类型 type of site soil

为确定场地类别而对场地土刚度所作的划分。

4.1.7 土层平均剪切波速 average velocity of shear wave in soil layer

地面以下规定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各土层厚度加权而得的平均值。

4.1.8 土体抗震稳定性 seismic stability of soil

场地土体抵抗地震引起的地面破坏如地裂缝、滑坡、崩塌等的性能。

4.1.8.1 地裂缝 ground crack

地震时地面出现的裂缝。分为构造性地裂缝和非构造性地裂缝。

(1)构造性地裂缝 tectonic ground crack

与发震断裂走向吻合的地裂缝。

(2)非构造性地裂缝 non-tectonic ground crack

与土层松软程度、含水量、重力作用以及土体滑塌有关的地裂缝。又称重力性地裂缝。

4.1.8.2 震陷 subsidence due to earthquake

在强裂地震作用下,由于土层加密、塑性区扩大或强度降低而导致工程结构或地面产生的下沉。

4.1.8.3 矿坑震陷 mining subsidence due to earthquake

未经充分支护或经回采后的采空区,在强烈地震和岩土层自重作用下引起的地面塌陷。

4.2 地基抗震术语

4.2.1 地震地基失效 ground failure due to earthquake

由于地震引起的滑坡、不均匀变形、开裂和砂土、粉土液化等使地基丧失承载能力的破坏现象。

4.2.2 液化 liquefaction

土体由固态变为流态的现象。

4.2.2.1 液化势 liquefaction potential

土发生液化的潜在可能性。

4.2.2.2 喷水冒砂 sandboil and waterspouts

土液化时,土中水连带砂土颗粒喷出地表的现象。

4.2.2.3 液化初步判别 preliminary discrimination of liquefaction

根据土层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深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等较易获得的资料直接进行的液化评估。

4.2.2.4 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critical blow count in standard penetrationtest

以标准贯入试验来判断地基土液化与否的一项经验指标。

4.2.2.5 液化指数 liquefaction index

衡量地震液化引起的场地地面破坏程度的一种指标。

4.2.2.6 液化等级 class of soil liquefaction

按液化指数等指标对液化不良影响进行的分档。

4.2.2.7 液化安全系数 liquefaction safety coefficient

土的液化强度与地震剪应力之比。

(1)液化强度 liquefaction strength

经指定循环次数作用而达到液化时,试样中的动应力。

4.2.3 抗液化措施 liquefaction defence measures

根据工程结构重要性和地基液化等级所采取的全部或部分消除液化危害的措施。包括对基础和上部结构采取措施和对可液化土层进行处理。

4.2.4 地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modified coefficient of seismic bearing capacity of subgrade

天然地基抗震验算中,对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调整系数。

工程抗震设计术语

5.1 抗震设计术语

5.1.1 抗震设计 seismic design

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一种专业设计。一般包括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

5.1.1.1 二阶段设计 two-stage design

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抗震承载能力验算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验算的抗震设计要求。

5.1.1.2 工程结构抗震类别 seismic categor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根据工程结构地震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在减轻地震灾害中应起的作用而进行的抗震设计分类。

5.2 抗震概念设计术语

5.2.1 抗震概念设计 conceptual desig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5.2.1.1 设计近震和设计远震 design near earthquake and design far earthquake

在抗震设计中,按震级或震中距远近对设防烈度相同的地震震动的一种划分。简称近震和远震,以反应谱的差异来体现。

5.2.1.2 多道抗震设防 multi-defence system of seismic engineering

在同一工程中,通过控制各次要部件和主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的顺序来达到抗震防御目标的一种抗震概念设计原则。

5.2.1.3 抗震结构整体性 integral behaviour of seismic structure

通过加强构件间的连接来充分发挥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以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一种抗震概念设计要求。

5.2.1.4 塑性变形集中 concentrwation of plastic deformation

在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显著大于相邻部位的现象。

5.2.1.5 强柱弱梁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

5.2.1.6 强剪弱弯 strong shear capacity and weak bending capacity

使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与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对应的剪力低于该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的设计要求。用以改善构件自身的抗震性能。

5.2.1.7 柔性底层 soft ground floor

用变形能力大的延性框架代替房屋底层的抗震墙,以减少地震震动向上部各层传递的一种抗震设计思想。

5.3 抗震构造设计术语

5.3.1 抗震构造措施 earthquake resistant constructional measure

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5.3.1.1 抗侧力体系 lateral resisting system

抗御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

(1)抗震墙 seismic structural wall

主要用以抵抗地震水平作用的墙体。有时称剪力墙。

(2)抗震支撑 seismic bracing

在工程结构中用以承担水平地震作用并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支撑系统。分为竖向支撑和水平支撑。

5.3.1.2 约束砌体 confined masonry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变形能力而采用的由圈梁和构造柱分割包围的砌体。

(1)圈梁 ring beam;tie beam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变形能力,在砌体房屋的墙中或基础面上设置的水平约束构件。分为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

(2)构造柱 constructional column;tie column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变形能力,在房屋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竖向约束构件。

5.3.1.3 约束混凝土 confined concrete

通过设置较多箍筋限制横向变形,以提高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的混凝土。

5.3.1.4 防震缝 seismic joint

为减轻不规则体形对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将建筑物分割为若干规则单元的间隙。

5.3.2 隔震 base isolation;seismic isolation

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隔离装置,以阻滞地震能量传播的措施。

5.3.2.1 滑动摩擦隔震 friction isolation

在基础和上部结构间设置低摩擦系数的水平滑动层,以阻滞地震剪切波传播和消耗地震能量的隔震方法。

5.3.2.2 滚球隔震 ball bearing isolation

用若干组滚球支承上部结构以阻滞地震剪切波传播,并采取措施使结构震后恢复原位的隔震方法。

5.3.2.3 叠层橡胶隔震 steel-plate-laminated-rubber-bearing isolation

用若干由刚性材料和橡胶间隔分层叠合组成的橡胶垫支承上部结构,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达到避震目的的隔震方法。

5.3.3 耗能 energy dissipation

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阻尼器吸收地震能量,以减轻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

5.4 抗震计算设计术语

5.4.1 抗震计算方法 seismic checking computation method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采用的计算方法,分为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形分解法和时程分析法。

5.4.1.1 静力法 static method

以地震震动最大水平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作为地震烈度系数,以工程结构的重力和地震烈度系数的乘积作为工程结构设计用的地震作用。

(1)底部剪力法 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

根据地震反应谱理论,按地震引起的工程结构底部总剪力与等效单质点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相等以及地震作用沿结构高度分布接近于倒三角形来确定地震作用分布,并求出相应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伪静力法。

5.4.1.2 振型分解法 modal analysis method

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振型参与系数 mode-participation coefficient

施加在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中,反映某一振型影响的计算系数。

(2)平方和方根(SRSS)法 square root of sum square method

取各振型反应的平方和的方根作为总反应的振型组合方法。又称均方根法。

(3)完全二次型方根(CQC)法 complete quadric combination method

取各振型反应的平方与不同振型耦连项的总和的方根作为总反应的振型组合方法。

5.4.1.3 时程分析法 time history method

将地震加速度记录或人工加速度波形输入结构基本运动方程并积分求解,以求得整个时间历程内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运动方程可采用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方法求解。

(1)时域分析 time domain analysis

当结构受到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表示的任意振动激励作用时,按时间过程进行的振动分析。将激励时间过程划分为许多小时段,使每个时段的激励相当于一个冲量作用于结构,则可求得在每个时段结束时的结构反应。又称步步积分法。

(2)频域分析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当结构受到以频率为自变量的函数表示的任意振动激励作用时,按频率进行的振动分析。对于线性结构,将任意激励按频率从零到无穷大展开为各个简谐分量项,求出结构对每个分量的反应并叠加,则可得到结构的总反应。

5.4.2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引起的对工程结构的外加动态作用。分为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5.4.2.1 反应谱 response spectrum

在给定的地震震动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或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

(1)设计反应谱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结构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反应谱。

(2)楼面反应谱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对于给定的地震震动,由结构中特定高程的楼面反应过程求得的反应谱。

(3)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response spectrum

与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

5.4.2.2 地震影响系数 seismic influence coefficient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统计平均值。根据地震烈度、近震、远震、场地类别和结构自振周期确定。

5.4.3 地震作用效应 seismic action effect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内力(剪力、弯矩、轴向力、扭矩等)或变形(线位移、角位移等)。

5.4.3.1 地震作用效应系数 coefficient of seismic action effect

结构或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与产生该效应的地震作用的比值。

(1)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 modified coefficient of seismic action effect

考虑到抗震分析中结构计算模型的简化和弹塑性内力重分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结构或构件设计时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的系数。

5.4.3.2 变形二次效应 secondary effect of deformation

结构或构件在重力和地震作用下引起的水平位移使重力对结构或构件产生附加内力;此附加内力又进而影响位移的现象。习称P效应。

5.4.3.3 鞭梢效应 whipping effect

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或其他建(构)筑物顶部细长突出部分振幅剧烈增大的现象。

5.4.3.4 晃动效应 sloshing effect

在地震作用下,油罐、水池中自由液体表面的长周期振动效应。晃动引起的液体动压力称为对流压力(convective pressure)。

(1)地震动水压力 earthquake hydraulic dynamic pressure

地震时水体对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的动态压力。

5.4.3.5 地震动土压力 earthquak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地震时土体对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的动态压力。

5.4.4 结构抗震可靠性 reliability of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structure

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设计预期的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实现预定抗震功能的概率。

5.4.4.1 材料抗震强度 earthquake resistant strength of materials

材料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其值为在地震作用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5.4.4.2 结构抗震承载能力 seismic bearing capacity of structure

结构抵抗强地震作用的能力。其值为在规定的条件下结构能抵抗的最大地震作用,即结构抗震承载力。

(1)杆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modified coefficient of seismic bearing capacity of member

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中,考虑静力与抗震设计可靠度的区别和不同构件抗震性能的差异,将不同材料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截面承载力设计值调整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的系数。

5.4.4.3 结构抗震变形能力 earthquake resistant deformability of structure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形。

地震危害和减灾术语

6.1 地震危害术语

6.1.1 危害 risk

某一地区,在给定的时期内,由于发生某种有害事件而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物资破坏、社会活动中断和环境恶化等。

6.1.1.1 危险 hazard

发生某种有害事件的预兆,或在某一地区,在给定的时期内,发生某种有害事件的概率。

6.1.1.2 地震危害分析 seismic risk analysis

对某一地区在给定的时期内,不同强度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所作的概率分析。

6.1.1.3 可接受的地震危害 acceptable seismic risk

为确定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根据结构的使用期限,预期地震发生时结构可能造成的破坏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国家可能承担的减轻地震灾害的费用等进行综合评定所提出的一种安全准则。

6.1.2 灾害 disaster

一种造成社会活动中断和人员、物资严重损失或环境严重恶化的事件。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和飓风等。

6.1.2.1 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产生的灾害。简称震灾或震害。一般分为地震原生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1)地震原生灾害 primary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它造成房屋、道路、桥梁破坏,人畜伤亡等。

(2)地震次生灾害 secondary earthquake disaster

由地震原生灾害导致的灾害。它引发火灾、水灾、爆炸、溢毒、细菌蔓延和海啸等。

(3)海啸 tsunami

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岸附近地壳变动)而形成的海水剧烈波动现象。

6.1.3 震害调查 earthquake damage investigation

对地震灾害的调查。可为综合调查或主要针对工程破坏的专门调查。

6.1.3.1 工程结构地震破坏等级 grade of earthquake damaged engineering structure

对工程结构地震破坏程度的划分。一般分为完好(含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等级。

(1)完好 intact

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一般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2)轻微破坏 slight damage

个别承重构件轻微损坏;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一般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3)中等破坏 moderate damage

承重构件多数轻微损坏,部分明显损坏;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需加一般修理或采取应急措施后方可适当使用。

(4)严重破坏 severe damage

承重构件多数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应采取排险措施,需大修或局部拆除。

(5)倒塌 collapse

承重构件全部或多数倾倒或塌落。需拆除。

6.1.3.2 震害指数 earthquake damage index

评定工程结构震害的一种定量指标。震害指数为零表示无破坏,震害指数为1表示倒塌,其他破坏情况取0~1的中间值。

6.1.3.3 结构性破坏 structural damage

损害结构承载能力的破坏。

6.1.3.4 非结构性破坏 nonstructural damage

不损害结构承载能力的破坏。主要指非结构构件如间隔墙、饰面、女儿墙、檐口的破坏。

6.1.3.5 撞击损坏 pounding damage

具有不同振动周期的相邻工程结构,地震时因互撞而引起的损坏。

6.1.4 工程震害分析 earthquake damag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采用震害调查、理论计算、模拟试验等手段,分析工程震害产生的原因和破坏机理。

6.2 减轻地震灾害术语

6.2.1 减轻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在地震发生前采取的旨在减少或消除其危害的措施。

6.2.2 震害预测 earthquake disaster prediction

某一地区,在预期的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对工程破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所作的概率估计。

6.2.2.1 易损性 vulnerability

某种可能的破坏将造成的损失程度。以0%(无损)到100%(全毁)表示。

6.2.2.2 累积损坏 cumulative damage

数次地震作用累积造成的损坏。

6.2.2.3 地震经济损失 economic loss due to earthquake

由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通常以各个项目损失的币值总和表示。它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地震烈度,工程结构的数量、分布和易损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direct economic loss due to earthquake

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损失,财产损失,以及因停产造成净产值减少的损失。

(2)地震间接经济损失 indirect economic loss due to earthquake

地震后因生命线工程破坏、工矿企业停产减产引起相关企业产值降低的损失,重建费用、保险赔偿费用,以及与救灾有关的各种非生产性消耗。

6.2.2.4 地震社会损失(影响) social effect due to earthquake

由地震造成的居民无家可归、就业率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损失。

6.2.2.5 地震人员伤亡 earthquake casualty

由于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

6.2.3 地震破坏率 earthquake damage ratio

地震破坏的工程数与原有工程数之比;或地震破坏工程所需的修复费用与原工程造价之比。

6.2.3.1 修复费用 rehabilitation cost

工程结构遭地震破坏(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破坏)后的修补和加固费用。

6.2.4 抗震减灾规划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ning

为减轻地震灾害所制定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工程结构和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的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发生及事后补救的措施,应急和疏散计划、临震准备和震后抢救计划,抗震减灾人员培训和群众性宣传等。

6.2.4.1 城市抗震减灾规划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ning

为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所制定的抗震减灾规划。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6.2.4.2 工矿企业抗震减灾规划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planning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s

针对工矿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的抗震减灾规划。其内容应与本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及所在城市的抗震减灾规划相衔接。

6.2.4.3 土地利用规划 land use planning

根据抗震设防区划和地质分布图等资料,规定土地使用等级和范围,以控制发展规模,使人口合理分布的规划。它是抗震减灾规划的组成部分。

6.2.5 灾害保险 disaster insurance

政府的或私人的一种保险证券,旨在补偿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

6.2.5.1 地震灾害保险 earthquake disaster insurance

以地震危险区集中起来的保险费作为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它是利用社会力量分担地震风险的一种方式。

6.2.6 震后救援 post-earthquake relief

地震灾害发生期间或以后的援助或干预,旨在保护幸存者,及时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包括及时营救并提供食品、衣物、栖身场所、医疗和安慰,以减轻痛苦。

6.2.7 震后恢复 post-earthquake rehabilitation

在一次地震灾害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所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旨在将受灾地区基本恢复到灾前生活状况,同时鼓励和促进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6.2.8 震后重建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在一次地震灾害恢复期以后的数月至数年内,为重建一个地区所采取的行动。包括住房的建设、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恢复,直至基本恢复到灾前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和发展。

附录A 汉语拼音术语索引

附录B 推荐性英文术语索引

附录C 本标准用词说明

C.0.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反面词采用"不宜"

C.0.2 条文中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王开顺 卢荣俭

 

律师事务所 简介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http://www.55577555.com/)专业房地产律师,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个人等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 房地产开发纠纷、土地项目建设纠纷、建筑施工纠纷、设备安装采购、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出让,一手房二手房买卖、物业纠纷、抵押、租赁、拆迁、项目交易等相关法律服务。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二零零四年一月八日,是专业房地产律师事务所,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及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 拆迁律师土地律师离婚律师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法律顾问、房产交易、项目交易等相关房地产法律服务。 工程合同律师拆迁合同二手房合同
1、拆迁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黑龙江专业的房地产律师事务所,在多年的土地拆迁法律工作中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资深的精英拆迁律师团队。 在这支拆迁律师团队中,至优至善的法律运作水准是我们专业的体现。作为全省最资深的拆迁律师团队,我们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拆迁调查,拆迁补偿标准计算,拆迁行为合法性方面的法律意见,以及在拆迁过程中的见证、代书、谈判、申请裁决、听证、申请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的代理服务。 一个由资深拆迁律师组成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秉承“坚信正义、坚守道义、坚持公义”的理念,将是您法律权益的最强捍卫者。
2、土地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性的土地房产律师事务所。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及多名优秀土地律师组成一个强大的土地律师团队。农用地、建设用地、非利用地等土地问题,是土地律师的专业领域。土地使用权纠纷,土地征收,土地转让,土地合同,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土地侵权,土地确权等各类疑难,复杂土地案件,都可以由我们专业的土地律师为你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土地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土地律师的舞台,而土地律师也将维护您的一切土地权益。
3、离婚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还特别组建了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离婚律师专门办理与婚姻关系相关的法律服务;专业的离婚律师团队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能够深刻领会当事人真实意图,掌握当事人的“合”与“离”的精神实质与法律内涵,运用灵活的工作方法,为当事人圆满的解决问题。离婚律师涉及的具体业务范围包括婚前、婚内财产见证、提供法律咨询,进行解除婚姻关系利弊的分析、相关诉讼证据的调查、起草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调解、诉讼等。
4、工程合同律师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工程合同律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合同律师组成,工程合同律师工作数年来,先后代理了各类工程合同案件,其中,多位工程合同律师还担任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律理论功底深厚,诉讼及非诉代理经验丰富。工程合同律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投资方面进行法律论证,出具项目法律意见书、资信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工程合同律师长期从事合同法、民法、建筑法领域的研究与案件代理工作,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地质勘探合同、监理合同、审计合同、评估合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拆迁合同
    许多面临被拆迁的单位和个人在遇到拆迁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拆迁合同中最大化,但是很多老百姓对拆迁知识一无所知,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上网搜索与拆迁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虽然网上的拆迁合同版本五花八门,但涉及拆迁合同中的关键问题,确经常被一带而过。老百姓不能从网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拆迁律师团队在了解您需求的同时,可以为您量身打造一份优越的拆迁合同。
6、二手房合同
    随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攀升,二手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但是随着二手房交易量的增多,以前二手房合同中不常见的法律问题,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常规的二手房合同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资金监管、贷款、税费等问题,已经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常规的二手房合同不能紧跟政策调整的步伐,为不诚信的交易主体提供了毁约的机会,最终导致二手房合同无法履行。为此,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二手房律师,将会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为您量身打造一份“零风险”的二手房合同。
7、法律顾问
    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现为近百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为各大企业经营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专业的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合同审核及起草、专项合同起草审核、专项事务法律论证和处理、出具律师函、规范法务工作流程及其他法律事务来推动和促进交易安全,防止和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如遇到不可避免的诉讼,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损失。同时,法律顾问还为公司的投资决策建言献策保驾护航。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团队将竭诚为各大企业提供最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版权所有:黑龙江龙房川律师事务所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126号 电话:0451-82538886 QQ:461000555
黑ICP备09033033号-1 投诉电话:5557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