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条文说明 1
1 总 则
1.01~1.0.2 本规范的修编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墙改节能政策,并结合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类别和应用范围较原规范 (GBJ3-88) 有所扩大,增加的主要内容有;
1 组合砖墙,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
2 地震区的无筋和配筋砌体结构构件设计。
应当指出,为确保砌块结构,特别是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工程质量、整体受力性能,应采用高粘结、工作性能好和强度较高的专用砂浆及高流态、低收缩和高强度的专用灌孔混凝土。我国为此起草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 (JC860-2000) 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 (JC861-2000) 国家建材行业标准。
1.0.3~1.0.4 由于本规范较大地扩充了砌体材料类别和其相应的结构体系,因而列出了尚需同时参照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包括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材 料
3.1 材料强度等级
本条文根据建材标准 GB 13544~13545-2000 将承重粘土空心砖改为烧结多孔砖。烧结多孔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承重多孔砖。根据 GB/T 5101-1998 烧结普通砖标准,取消了 MU7.5 强度等级。
对硅酸盐类砖中应用较多的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列出了强度等级。根据建材指标,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得用于长期受热 200℃以上、受急冷急热和有酸性介质侵蚀的建筑部位, MU15 和 MU15 以上的蒸压灰砂砖可用于基础及其他建筑部位,蒸压粉煤灰砖用于基础或用于受冻融和干湿交替作用的建筑部位必须使用一等砖。
为适应砌块建筑发展,增加了 MU20 的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承重砌块取消了 MU3.5 的强度等级。
根据《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和灌孔混凝土》 JC860/861-2000 国家建材行业标准,引入了砌块专用砂浆 (Mb) 和专用灌孔混凝土 (Cb) 。
根据石材的应用情况,取消石材 MU15 和 MU1O 的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作了调整,取消了低强度等级砂浆。
3.2 砌体的计算指标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可靠度调整的要求,本规范将γf由 1.5 调整为 1.6 后,砌体的强度指标比 GBJ 3-88相应降低 1.5/1.6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B 级相当于γf=1.6 。关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内容和解释参见本规范第 4.1.5 条及相应条文说明。3.2.1 本条文增加了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并对单排孔且孔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砌体灌孔后的强度作了修订。取消了一砖厚砖空斗砌体和混凝土中型砌块砌体的计算指标。
1 本条文说明可参照 GBJ 3-88 条文说明,仅γf由 1.5 调整为 1.6 。
2 蒸压灰砂砖砌体强度指标系根据湖南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长沙市城建科研所的蒸压灰砂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资料,以及《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0 :90 的抗压强度指标确定的。根据试验统计,蒸压灰砂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值f'和烧结普通砖砌体强度平均值公式fm的比值(f'/fm) 为 0.99 ,变异系数为 0.205 。本次修订将蒸压灰砂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取用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强度指标依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资、料,并参考有关单位的试验资料,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相当或略高于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本次修订将蒸压粉煤灰砖的抗压强度指标取用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本次修订未列入蒸养粉煤灰砖砌体。
应该指出,蒸压灰砂砖砌体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系采用同类砖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时的抗压强度指标。当采用粘土砖底模时砂浆强度会提高,相应的砌体强度达不到规范的强度指标,砌体抗压强度约降低 10%左右。
3 随着砌块建筑的发展,本次修订,补充收集了近年来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比 GBJ 3-88 有较大的增加,共 116 组 818 个试件,遍及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八省。本次修订,按以上试验数据采用 GBJ 3-88 强度平均值公式拟合,当材料强度f1≥20MPa ,f1≥15MPa时,以及当砂浆强度高于砌块强度时, GBJ 3-88 强度平均值公式的计算值偏高,应用 GBJ 3-88 强度平均值公式在该范围不安全,表明在该范围 GBJ 3-88 强度平均值公式不能应用。当删除了这些试验数据后按 94 组统计,抗压强度试验值广和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的计算值fm的比值为1.121 ,变异系数为 0.225 。为适应砌块建筑的发展,本次修订增加了 MU20 强度等级。根据现有高强砌块砌体的试验资料,在该范围其砌体抗压强度试验值仍较强度平均值公式的计算值偏低。本次修订采用降低砂浆强度对 GBJ 3-88 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为:
对 MU20 的砌体适当降低了强度值。
本次修订增加了单排孔且孔对孔砌筑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修正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公式的适用范围为:块体强度等级≤MU20 、且≥砂浆强度等级。本次修订收集了15 组 195 个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试验值,主要是四川、福建和安徽三省的试验数据。试验值厂,和平均值公式计算值的比值为 1.229 ,变异系数为 0.267,f'/fm比值较混凝土砌块砌体的高,但变异系数较大。根据可靠度分析,该类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可取用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指标,其他轻骨料单排孔且孔对孔砌筑的砌块砌体强度指标应根据试验确定。
4 对单排孔且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GBJ 3-88 灌孔砌体抗压强度提高系数ф1按下式计算:
该式规定了最低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 ,且计算方便。本次修订收集了广西、贵州、河南、四川、广东共 20 组 82 个试件的试验数据和近期湖南大学 4 组 18 个试件以及哈尔滨建筑大学 4 组 24 个试件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反映 GBJ 3-88 的ф1值偏低,且未考虑不同灌孔混凝土强度对ф1的影响,根据湖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经研究采用下式计算:
同时为了保证灌孔混凝土在砌块孔洞内的密实,灌孔混凝土应采用高流动性、低收缩的细石混凝土。由于试验采用的块体强度、灌孔混凝土强度,一般在 MU10~MU20、C10~C30 范围,同时少量试验表明高强度灌孔混凝土砌体达不到公式 (2) 的fgm,经对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本次修订对灌实砌体强度提高系数作了限制fg/f≤2 。同时根据试验试件的灌孔率(ρ)均大于33%,因此对公式灌孔率适用范围作了规定。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规定不应低于 Cb20 。灌孔混凝土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JC861-2000 的规定。
5 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在我国寒冷地区应用较多,特别是我国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已开始推广应用,这类砌块材料目前有火山渣混凝土、浮石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多排孔砌块主要考虑节能要求,排数有二排、三排和四排,孔洞率较小,砌块规格各地不一致,块体强度等级较低,一般不超过 MU10 ,为了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建筑的推广应用,《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95 列入了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规定。本次修订应用了 JGJ/T14-95 收集的砌体强度试验数据。
本次修订应用的试验资料为吉林、黑龙江两省火山渣、浮石、陶粒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试验数据 48 组 243 个试件,其中多排孔单砌砌体试件共 17 组 109 个试件,多排孔组砌砌体 21 组70 个试件,单排孔砌体 10 组 64 个试件。多排孔单砌砌体强度试验值f'和公式平均值fm比值为 1.615 ,变异系数为 0.104 。多排孔组砌砌体强度试验值f'和公式平均值fm比值为 1.003 ,变异系数为 0.202 。从统计参数分析,多排孔单砌强度较高,组砌后明显降低,考虑多排孔砌块砌体强度和单排孔砌块砌体强度有差别,同时偏于安全考虑,本次修订对孔洞率不大于 35%的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按单排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 1.1 采用。对组砌的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 0.8 采用。
6~7 除毛料石砌体和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比 GBJ 3-88 作了适当降低外,条文未作修改。
8 关于施工控制等级的内容和解释参见本规范第 4.1.5 条及相应条文说明。
3.2.2 本条文增加了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以及孔洞率不大于 35%的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
蒸压灰砂砖砌体抗剪强度系根据湖南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长沙市城建科研所的通缝抗剪强度试验资料,以及《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 20:90 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灰砂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各地区的试验数据有差异,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的灰砂砖所用砂的细度和生产工艺不同,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法和砂浆试块采用的底模砖不同引起。本次修订以双剪试验方法和以灰砂砖作砂浆试块底模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并考虑了灰砂砖砌体通缝抗剪强度的变异。根据试验资料,蒸压灰砂砖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较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有较大的降低。本次修订蒸压灰砂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取砖砌体抗剪强度的 0.70 倍。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强度取值依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其抗剪强度较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有较大降低,本次修订,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取烧结普通砖砌体抗剪强度的 0.70 倍。
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系根据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抗剪强度试验资料。共收集 16 组 89 个试验数据,试验值f'和混凝土砌块抗剪强度平均值fv,m 的比值为 1.41 。本次修订对于孔洞率小于或等于 35%的双排孔或多排孔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按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剪强度乘以 1.1 采用。
单排孔且孔对孔砌筑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的通缝抗剪强度是本次修订中增加的内容,主要依据湖南大学 36 个试件和辽宁建科院 66 个试件的试验资料,试件采用了不同的灌孔率、砂浆强度和砌块强度,通过分析,灌孔后通缝抗剪强度和灌孔率、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有关,回归分析的抗剪强度平均值公式为:
试验值f'v,m和公式值fvg,m的比值为 1.061 ,变异系数为0.235 。
灌孔后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公式为:,取。
3.2.3 本条修订对跨度不小于 7.5m 的梁下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蒸压 粉煤灰砖砌体强度乘γa修正,γa为 0.9 。对于多孔砖砌体,考虑达到极限状态后,破坏现象严重,且残余承载力小于烧结普通砖砌体,也作了同样的规定。本条对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的γa,根据试验由 0.85、0.75 调整为 0.9 和 0.8 。另外,对配筋砌 体强度调整系数γa也作了明确规定。对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C 级时,γa取 0.89,0.89 为 B 级和 C 级γf 的比值。
3.2.4 本 条增加了配筋砌体不得用掺盐砂浆施工的规定。
3.2.5 本 条对单排孔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灌孔砌体弹性模量作了补充,采用以灌孔砌体强度值,按式 3.2.5-1 计算灌孔砌体的弹性模量。
对于灌孔砌体弹性模量,广西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湖南大学进行了试验研究,灌孔砌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对数规律,湖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表明,由于芯柱混凝土参与工作,砂浆强度等级不同时,水平灰缝砂浆的变形对该砌体变形的影响不明显,故均取E=1700fg。本次修订的灌孔砌体弹性模量取值与试验值相比偏低。
本条增加了砌体的收缩率,因国内砌体收缩试验数据少。本次修订主要参考了块体的收缩、国内已有的试验数据,并参考了 ISO/TC 179/SCI 的规定,经分析确定的。砌体的收缩与块体的上墙含水率、砌体的施工方法等有密切关系。如当地有可靠的砌体收缩率的试验数据,亦可采用当地试验数据。
4 基本设计规定
4.1.1~4.1.5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结构设计仍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分项系数表达的计算方法。本次修订,根据我国国情适当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可靠度水准;明确了结构和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的含意、确定和选择;并根据建设部关于适当提高结构安全度的指示,在第 4.1.5 条作了几个重要改变:
1 砌体结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γf从原来的 1.5 提高到 1.6 ;
2 针对以自重为主的结构构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增加了 1.35 的组合,以改进自重为主构件可靠度偏低的情况;
3 引入了"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概念。
我国长期以来,设计规范的安全度未和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水平等挂钩。而实际上它们对结构的安全度影响很大,因此,为保证规范规定的安全度,有必要考虑这种影响。发达国家在设计规范中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规定,如欧共体规范、国际标准。我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在《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3-98) 中规定了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它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方面的综合水平划为 A、B、C 三个等级。但因当时砌体规范尚未修订,它无从与现行规范相对应,故其规定的 A、B、C 三个等级,只能与建筑物的重要性程度相对应,这容易引起误解。而实际的内涵是在不同的施工控制水平下,砌体结构的安全度不应该降低,它反映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材料消耗水平的关系。因此,新修订的《砌体规范》引入了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概念,考虑到一些具体情况,砌体规范只规定了 B 级和 C 级施工控制等级。当采用 C 级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第 3.2.3 条的γa,γa=0.89 ;当采用 A 级施工控制等级时,可将表中砌体强度设计值提高 5%。施工控制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设计和建设单位商定,并在工程设计图中明确设计采用的施工控制等级。
在本规范报批期间,《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3-98 已完成其修编稿,并更名为《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预计于 2001 年批准。该规范中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则与《砌体规范》中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完全具有对应的关系。因此《砌体规范》中的 A、B、C 三个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中对应的等级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施工质量水平,对一般多层房屋宜按B 级控制,对配筋砌体剪力墙高层建筑,设计时宜选用 B 级的砌体强度指标,而在施工时宜采用 A 级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这样做是有意提高这种结构体系的安全储备。
4.1.6 在验算整体稳定性时,永久荷载效应与可变荷载效应符号相反。而前者对结构起有利作用。因此,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仍取同号效应时相同的值,则将影响构件的可靠度。为了保证砌体结构和结构构件具有必要的可靠度,故当永久荷载对整体稳定有利时,取γG=0.8 。
4.2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本节除下列条文作了相应的修改外,其余条文均同原规范的相应部分,不再赘述。
1 4.2.5 第 3 款将梁端支承力的位置由原规范的两种情况,即屋面梁和楼盖梁简化为一种。计算表明,因屋盖梁下砌体承受的荷载一般较楼盖梁小,承载力裕度较大,当采用楼盖梁的支承长度后,对其承载力影响很小。这样做以简化设计计算。
2 4.2.5 新增第 4 款,即对于梁跨度大于 9m 的墙承重的多层房屋,应考虑梁端约束弯矩影响的计算。
试验表明上部荷载对梁端的约束随局压应力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在砌体局压临破坏时约束基本消失。但在使用阶段对于跨度比较大的梁,其约束弯矩对墙体受力影响应予考虑。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 a/h=0.75,l=5.4m ,上部荷载σ0/fm=0.1、0.2、0.3、0.4 时,梁端约束弯矩与按框架分析的梁端弯矩的比值分别为 0.28、0.377、0.449、0.511。为了设计方便,将其替换为梁端约束弯矩与梁固端弯矩的比值 K ,分别为 8.3%、 12.2%、16.6%、 21.4%。为此拟合成公式 (4.2.5) 予以反映。
本方法也适用于上下墙厚不同的情况。
3 取消了原规范第 3.2.8 条上刚下柔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及原附录的计算方法。这是考虑到这种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刚度突变,在构造处理不当或偶发事件中存在着整体失效的可能性。况且通过适当的结构布置,如增加横墙,可成为符合刚性方案的结构,既经济又安全的砌体结构静力方案。
4 4.2.6 根据表 4.2.6 所列条件 (墙厚 240mm) 验算表明,由风荷载引起的应力仅占竖向荷载的 5%以下,可不考虑风荷载影响。并补充了墙厚为 190mm 时的砌块房屋的外墙的情况,如表 4.2.6 的注。
5 无筋砌体构件
5.1 受压构件
5.1.1、5.1.5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在保留原规范公式具有的一系列特点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
1 原规范规定轴向力的偏心距按荷载标准值计算,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规定不符,使用上也不方便。新规范规定在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按荷载设计值计算。在常遇荷载情况下,直接采用其设计值代替标准值计算偏心距,由此引起承载力的降低不超过 6%;
2 原规范承载力影响系数φ的公式,是基于e/h>0.3 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符合程度较差而引入修正系数。新规范要求 e ≤ 0.6y,因而在承载力影响系数甲的公式中删去了上述修正系数,不仅符合试验结果,且使甲的计算得到简化。综合上述 1 和 2 的影响,新规范受压构件承载力与原规范的承载力基本接近,略有下调3 增加了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按附加偏心距分析方法建立,与单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相衔接,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湖南大学 48 根短柱和 30 根长柱的双向偏心受压试验表明,试验值与本方法计算值的平均比值,对于短柱为 1.236 ,长柱为 1.329 ,其变异系数分别为 0.103 和 0.163 。而试验值与前苏联规范计算值的平均比值,对于短柱为 1.439 ,对于长柱为 1.478 ,其变异系数分别为 0.163 和 0.225 。此外,试验表明,当eb>0.3b 和eh>0.3h 时,随着荷载的增加,砌体内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几乎同时产生,甚至水平裂缝较竖向裂缝出现早,因而设计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时,对偏心距的限值较单向偏心受压时偏心距的限值规定得小些是必要的。分析还表明,当一个方向的偏心率(如eb/b)不大于另一个方向的偏心率(如eh/h) 的5%时,可简化按另一方向的单向偏心受压(如eh/h) 计算,其承载力的误差小于5%。
5.1.2~5.1.4 同原规范的相应条文,未作修改。
5.2 局部受压
本节除下列条文作了部分修改或补充外,其余条文均同原规范的相应部分,不再赘述。
5.2.4 关于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计算公式,原规范提供了,和简化公式,如果前式中tgθ取1/78 ,则也成了近似公式,而且tgθ取为定值后反而与试验结果有较大误差。考虑到两个公式计算结果不一样,容易在工程应用上引起争端,为此规范明确只列后一个公式。这在常用跨度梁情况下和精确公式误差约在 15%左右,不致影响局部受压安全度。
5.2.5 补充了刚性垫块上表面梁端有效支承长度的计算公式。原规范修订时因未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均以梁与砌体接触时的a0值代替,这与实际情况显然是有差别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表明,垫块上表面a0较小,这对于垫块下局压承载力计算影响不是很大(有垫块时局压应力大为减小),但可能对其下的墙体受力不利,增大了荷载偏心距,因此有必要补充垫块上表面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计算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考虑与现浇垫块局部承载力相协调,并经分析简化也采用公式 (5.2.4-5) 的形式,只是系数另外作了具体规定。
对于采用与梁端现浇成整体的刚性垫块与预制刚性垫块下局压有些区别,但为简化计算,也可按后者计算。
5.2.6 柔性垫梁局压计算,原规范只考虑局压荷载对垫梁是均匀的中心作用的情况,如果梁搁置在圈梁上则存在出平面不均匀的局部受压情况,而且这是大多数的受力状态。经过计算分析补充了柔性垫梁不均匀局压情况,给出δ2=0.8 的修正系数。
此时a0可近似按刚性垫块情况计算。
5.3、5.4 同原规范条文
5.5 受剪构件
5.5.1 根据试验和分析,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承载力可采用复合受力影响系数的剪摩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1 公式 (5.5.1-1)~(5.5.1-3) 适用于烧结的普通砖、多孔砖、蒸压的灰砂砖和粉煤灰砖以及混凝土砌块等多种砌体构件水平抗剪计算。该式系由重庆建筑大学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包括各类砌体的国内 19 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此外,因砌体竖缝抗剪强度很低,可将阶梯形截面近似按其水平投影的水平截面来计算。
2 公式 (5.5.1) 的模式系基于剪压复合受力相关性的两次静力试验,包括 M2.5、M5.0、M7.5 和 M10等四种砂浆与 MU10页岩砖共231个数据统计回归而得。此相关性亦为动力试验所证实。研究结果表明:砌体抗剪强度并非如摩尔和库仑两种理论随σ0/fm的增大而持续增大,而是在σ0/fm =0~0.6 区间增长逐步减慢;而当σ0/fm>0.6 后,抗剪强度迅速下降,以致 σ0/fm=1.0 时为零。整个过程包括了剪摩、剪压和斜压等三个破坏阶段与破坏形态。当按剪摩公式形式表达时,其摩擦系数μ非定值而为斜直线方程,并适用于σ0/fm=0~0.8 的近似范围。
3 根据国内 19 份不同试验共 120 个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测抗剪承载力与按有关公式计算值之比值的平均值为 0.960 ,标准差为 0.220 ,具有 95%保证率的统计值为 0.598(≈0.6) 。又取γ1=1.6 而得出 (5.5.1)公式系列。
4 式中修正系数a系通过对常用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当用于四种不同开间及楼 (屋) 盖结构方案时可能导致的最不利承重墙,采用 (5.5.1) 公式与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公式抗剪强度之比较分析而得出的,并根据 γG=1.2 和 1.35 两种荷载组合以及不同砌体类别而取用不同的a值。引入a系数意在考虑试验与工程实验的差异,统计数据有限以及与现行两本规范衔接过渡,从而保持大致相当的可靠度水准。
5 简化公式中σ0定义为永久荷载设计值引起的水平截面压应力。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而有与γG=1.2 和 1.35 相应的 (5.5.1-2) 及 (5.5.1-3) 等不同μ值计算公式。同时尚列出关于σμ值的计算表格 (表 5.5.1) ,以备查用。
6 公式与表格的适用范围为σ0/f=0~0.8 ,较试验结果之σ0/fm(=0~0.8) 、甚至σ0/fk更偏于安全(后两者σ0实为σ0k,且fm及fk均大于f)
6 构造要求
6.1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6.1.1 本条取消了原规范注①,因该项计算高度在表 5.1.3 中已有规定。其余同原规范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