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月14日电 我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11日发生供暖事故,3000多户居民在冷屋子里挨冻超过30小时。居民反映,时下哈尔滨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他们已在20天内先后三次停热,苦不堪言。多起供热事故何以反复上演?对类似问题今后如何有效规避?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频繁冷屋子过冬
2012年10月20日供暖至今,哈尔滨香坊区城东新居小区的3000多户居民已经先后遭遇6次停热,最长停热时间40多小时。“上班回来后就得打开电暖气、插上电褥子,屋里屋外穿得差不多厚。”住在C区9栋的周先生说,“这两个月我已经被冻感冒三回,儿子也送到了他姥姥家。现在一听到停热,心里就打战。”
1月11日,城东新居小区因供暖锅炉故障再次停热,直至12日下午才逐步恢复。其间,上百名群众两次围堵在小区附近的公滨路上,造成交通一度瘫痪。B区8栋的谭女士说,现在正是最冷的时候,家里的暖气片却冰凉,穿着羽绒服和棉裤还嫌冷,到了晚上就更难熬。
“这个冬天我们一直反映供热存在的问题,结果总是区供热办回复说汇报给了市里,市里又答复说已安排给区里解决。这6次停热,区供热办的工作人员只来过小区现场1次。”居民代表刘先生告诉记者。
哈尔滨兴达物业供热负责人鞠家诚介绍说,城东新居小区一直属于小锅炉供暖,今冬哈尔滨遭遇极寒天气,加上供热设备年头久了,出现事故难以避免。香坊区供热办管理科科长张立表示,入冬以来城东新居小区的停热事故,多数都与供热设备和管网老化有关。
屡屡停热究竟为哪般
去年11月底,哈尔滨发生入冬以来最大一起供热事故。由于供热设备、管网老化陈旧,引起补偿器和泄水阀出现多处坏损,影响到两万余户居民家庭取暖。整起事故持续时间超过70小时。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供暖开始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城东新居小区连续多次停热,再次暴露出哈尔滨的老旧管网和设备“超期服役”问题突出,亟待对症下药予以根治,还冰城百姓一个暖屋子。
记者从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了解到,哈尔滨最早的集中供热管线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很多企业的供热设备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跑、冒、滴、漏、裂等现象比较普遍,阀门渗漏、补偿器腐蚀、支架锈蚀问题突出。虽然近年来企业对老旧管网和设备陆续进行更新改造,但投入量远远不够。
“供热企业检修和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也导致供热质量事故频发。”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高级工程师刘茂东说。哈尔滨寒冷的冬季令供暖设备、管网的维护和检修十分困难,为此哈尔滨提出“冬天的事情夏天做”,在每年供暖期前,政府部门下大力气监督推进新热源建设、小锅炉拆并网、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
今冬哈尔滨开栓供暖第一天,全市依然有13处小区没能按规定按时给热,逾万户居民家庭取暖受到影响;此次城东新居小区连番停热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不少居民质疑,供热企业究竟有没有全面检查维修、排查隐患?在已发生的停热事故中,是否有一些本可提前避免?
居民难吃“定心丸” 盼根治类似事故
城东新居小区的多次停热让不少居民至今心有余悸。记者从哈尔滨市供热办得到证实,管网老化和设备陈旧一直是哈尔滨供热工作出现问题的高发地带。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李万春表示,目前哈尔滨仍有790台落后陈旧小锅炉等待改造为集中供热。“这些小锅炉供暖效果差,燃烧不充分,经常出现供热时间、温度不达标情况,政府应尽快实施燃煤小锅炉的拆并,消除冬季供热隐患。”
此外,哈尔滨还有超过170公里的老旧管网在超期运行。这些老旧管网失水率大幅超标、热量损失严重而且容易出现泄漏,急需加速改造。春节将至,有关部门和供热企业,应该对这些老旧管网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看护,保证群众温暖过节。
“目前哈尔滨维修老旧管网和设备的资金全部要企业自筹,连年上涨的煤、电等供热成本不断增加企业负担,致使企业在维修投入方面捉襟见肘。”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董鸿扬、刘茂东等专家认为,冰城哈尔滨每年有6个月都处于供暖期,保供热是头等的民生大事。政府部门和供热企业在资金补贴、分工对接方面应该进一步形成合力,加快对老旧设备和管网的改造更新。
哈尔滨市政府党组成员魏伟表示,按国家规定,供热管线的使用年限在20年左右。目前哈尔滨每年用于供热管网改造的费用高达3亿至5亿元,为降低更换管线成本,哈尔滨正考虑更换年限在30年的新材料管线。